原文: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译文及注释:
东风还没有吹起来,花上的细尘没有影子。陡峭的云彩潮湿,凝结的霜深深地陷入山谷,刚刚洗过的梅花清新。钓线上挂着愁绪,冷浮着虹气的海空明亮。如果耶门关闭,扁舟就懒得出发,旅客思念着轻盈的海鸥。
几次问候春天,唱着红色的歌,熏染着翠绿的色彩,空气变幻莫测。看着真实的颜色,千山万壑都变成了一片素白,天空静静无情。清醒的眼睛再次睁开,玉钩帘外的晨光照亮了青山峰巅。相互扶持着轻醉,登上越王台的最高层,更加高远。
注释:
东风未起:指春天未到来。
花上纤尘无影:形容春天花瓣轻盈,如纤尘般无影无踪。
峭云湿:形容山峰高耸,云雾缭绕。
凝酥深坞:形容山谷深幽,云雾凝结。
乍洗梅清:指春雨初落,梅花清新。
钓卷愁丝:形容心情忧愁,如垂钓时线轻摇。
冷浮虹气海空明:形容春天天空清澈明亮,虹霓缥缈。
若耶门闭: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境,门户关闭。
扁舟去懒:指游客悠闲自在地乘船游览。
客思鸥轻:指游客思念家乡,看到飞翔的海鸥。
几度问春:形容多次期盼春天的到来。
倡红冶翠:形容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红花绿叶争相绽放。
空媚阴晴:形容春天天气多变,阴晴不定。
看真色:指欣赏自然真实的色彩。
千岩一素:形容山峰苍翠,一片素净。
天澹无情:形容天空静谧,没有情感。
醒眼重开:指花朵在春天中重新绽放。
玉钩帘外晓峰青:形容清晨时分,帘外山峰青翠欲滴。
相扶轻醉:指相互搀扶,微醺的状态。
越王台上:指越王勾践在此处观潮,激发了抗击吴国的决心。
更最高层:指登上最高层,俯瞰远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首先,这篇赏析的对象是一首古代词作《丑奴儿慢》,作者佚名。这首词采用了双调九十字的形式,上片九句下片十句各四平韵,呈现出独特的音乐美感和平衡感。
在此词中,词人与“麓翁”一同登上位于绍兴的“飞翼楼”,点题题目为“飞翼楼观雪”。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很喜欢雪景,他描述了楼下梅花枝上还覆盖着一层白雪,使它更显得干净无尘,而远处的山峰被重重白雪覆盖,梅花坞的树木都洗刷成了银装素裹,形成一片混沌的银色世界。这样的环境让词人心旷神怡,愁绪一扫而空。同时,词人也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若耶溪畔遇到过的一位绝色佳人,这时候就会思念起那位佳人,虽然未必能够见面,但是词人仍然对她怀有一份思念之情。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他对美丽事物的独特感悟。另外,词中所提到的名词也给予了读者更多的信息和背景,比如“飞翼楼”、“麓翁”、“若耶”等,这些都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联想和意境。最后,要注意到这首词的传承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变化,例如在不同版本中出现了“乍”、“青”、“看”等不同的字词。这些细节也为我们理解和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赏析详情»
注释:
以下是根据提供的内容
1. 佚名:词作的作者是不可考的,因此被称为“佚名”。
2. 乍洗梅清:词中有一句“乍洗梅清”,其中“乍”字在一本版本中并没有出现,而“清”字在另一本版本中写作“青”。这也说明了在传承过程中,不同版本之间会存在着微小的差异。
3. 钓卷:在一本版本中,这里写作“钩帘”,指的是窗户上挂的帘子或屏风,用于遮蔽阳光或外部视线。
4. 阴晴:在一个版本中,这里写作“晴阴”,用于形容天气的变化。
5. 眼:在一个版本中,这里写作“看”。在古代文学中,经常会使用“眼”来代指目光、观察等动作,因此与“看”是相近的。
6. 越王二句:在一个版本中,这里写作“越山更上,台最高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形容越地地形险峻,在越山上攀登,到达最高处的感受。
注释详情»
吴文英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是宁波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大约生活于1200年至1260年之间。他原出自翁姓,后出嗣吴氏。他与贾似道是友善的朋友。他的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共有四卷本和一卷本,共计三百四十余首。他的词作至今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其作品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人认为其作品不具有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