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水盈盈牛与女。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后夜鹊桥知暗度。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译文及注释:
一水盈盈,牛与女。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后夜鹊桥知暗度。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注释:
一水盈盈牛与女:古代传说中,牛郎织女相爱,但被天帝分开,只能在银河两岸相望。
目送经年:长时间相望。
脉脉无由语:深情地注视着,但无法交流。
后夜鹊桥知暗度: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这里指的是在夜晚暗暗地度过。
持杯乞与开愁绪:拿着酒杯,请求与牛郎分享忧愁的心情。
君似庾郎愁几许:你像庾信一样有多少忧愁。
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形容忧愁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进一步引发了出征的念头。
留定征鞍君且住:请你暂时停下出征的念头,留在这里。
人间岂有无愁处:人世间哪里有没有忧愁的地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谢薖简介: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他出生于江西抚州临川,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他的表兄谢逸也是望族之后,与他并称“临川二谢”,同学于吕希哲。 30多岁时,谢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却不得志,于是决定放弃功名,开始以写诗为生。他喜欢开窗对着竹子,认为竹子有劲气节,贯四季而不改,是君子的化身。因此,他自号竹友居士,成为了江西文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位诗人。 在当时的时代,很多文人为了取得官爵地位而向权臣取媚,但是谢薖和他的兄弟二人却宁愿老死穷衣,也不走这样的邪路。他们的高节一直为人称许。 徽宗政和六年,谢薖去世,享年43岁。至今,谢薖的诗作仍被人传颂,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