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徽之的藏书故事

藏书故事
功勋升迁为江宁府尹。他一生酷爱收藏书籍,为了珍爱藏书,他常常不惜代价搜购名贵文献,精选书籍如同搜罗珍宝。在保存和整理书籍方面也颇有心得,他不仅将自己的藏书整理清楚,还积极帮助图书馆整理图书,开展图书分类标准,使读者更方便地查阅各种书籍。

作为一名文化人,杨守敬不仅热爱诗歌和书籍,还对于文化的传承保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高度尊重前代的经典著作,努力收集整理,为后人保留了许多文化遗产。同时,他也以德才兼备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官员,通过工作来保护和推动文化的发展。他的一生都在为文化事业奋斗,为后人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

杨守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的人生经历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式样。他热爱文化,尊重前人的智慧,努力收集珍藏,开展整理,为后人保留了不少重要的文化遗产。他也通过自己的行动,积极参与到文化事业的推动中,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尊重文化,继承发扬前人的智慧,为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足疾告归的主人公虽出生寒微,但凭着其才华和勤奋,最终成为一位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的大儒。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善于交际,成为士族人物中的佼佼者,功劳不可谓不大。晚年因无子,他雄厚的家底与家藏书悉数赠予其外孙宋绶,可见其名士风范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足疾告归所著的文集共有20卷,这个数字不仅仅展示了他的著述量之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博闻强识的学术素养,以及对于学术成果的汇总整理和传承发扬的不懈努力。他的文集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思想,成为后人了解历史、文化和思想等方面重要资料之一,让世人对他的思想和著作更有效地认识和传播。

足疾告归去世后,获得了“文庄”的谥号,这也侧面反映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地位。他的著述和所传承的学术传统,让人们从中获取知识和灵感,充分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足疾告归的一生,用他的才华和勤奋创造了光辉,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徽之简介: 杨徽之(921~1000)是宋代官员、宋初第一代诗人中的佼佼者,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他在后周显德二年(952年)举进士甲科,起家校书郎,后任集贤校理,累升官至右拾遗。杨徽之因其出众的文才被聘为《文苑英华》的编辑,负责诗歌部分。宋真宗时期,他担任翰林待读学士一职。 据记载,杨徽之为人纯厚清介,守规矩,尚重名教,尤恶非道以干进者。后因足疾而去世,享年80岁左右。大约是在1000年逝世。谥号为文庄。 综上所述,杨徽之的出生时间大约在921年左右,逝世时间大约在1000年左右,享年80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