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译文及注释:
金色的秋风吹拂着初节,玉色的露水凋零了晚林。这个夜晚,穷苦的涂士郁陶感到心中痛苦。野地上的平地上,葦草和芦苇交织在一起,村庄荒凉,草木丛生。眺望听闻,心中感慨万千,独自倚着栏杆,沾湿了衣襟。沾湿的衣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怀念古代的风光和历史。秦朝的风俗依然未能平息,汉朝的道路将会有什么期望呢?樊哙和市井之徒,萧何和刀笔吏,他们在某个时刻得到了机会,千古留名。寄语世间的英雄们,虚荣的生命真的很可悲。
注释:
金风:秋天的风。荡初节:指秋分节气前后的时期,也就是秋季的开始。
玉露:秋天的露水。凋晚林:指秋天树叶逐渐凋落的景象。
穷涂士:指贫穷的士人。郁陶:忧愁、烦闷。
野平:指平原上的荒野。葭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合:指聚拢。村荒:指村庄荒芜。藜藿:一种野草。深:指茂密。
眺听:远望、倾听。良多感:许多感慨。
徙倚:移步、倚靠。沾襟:指泪水沾湿衣襟。
秦俗:指秦朝的风俗习惯。犹未平:还没有完全消失。汉道:指汉朝的文化传统。将何冀:期望着什么。
樊哙:汉朝名将,曾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市井徒:指庸俗之人。萧何:汉朝名臣,曾为刘邦谋划建立汉朝。刀笔吏:指文书官吏。
时运:时机、机遇。会:指遇到。千古传名谥:指留下千古名声和美名。
寄言:寄语、嘱咐。世上雄:指有才干、有作为的人。虚生:虚假的生命。真可愧:真的很可惜。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李密所作的一首诗歌,共分为前后两段,每段各有八句,具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和景物描写。这首诗从淮阳秋景入手,写出了金风摇荡、玉露凋林的肃杀景象,表现出秋季的萧瑟和凋零,将自然元素与人事结合起来,以突出自己的境遇。其余诗句则着重描写了作者眺望时所见的田野村落的荒凉景象,同时表达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无奈之情。
在整篇诗歌中,李密利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技巧,将自然景物与人事紧密结合,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诗歌中出现的“荡”、“凋”、“穷涂士”等字眼,不仅描述出自然景物的凋零、肃杀等特征,同时也突出了诗中的情感色彩,表现出李密对自身处境的感触和反思。此外,诗歌中的“蒹葭芦苇深处”,“村落中藜藿深,人事静”的形容词短语,刻画了眼前景象的荒凉与凄美,以及时间的静默。这种叙事方式既添加了情感的色彩,也增加了描述的层次感。
总之,李密的《秋思》利用自然景物和人事结合的手法,将淮阳秋景以及自身处境的哀怨、忧愁描绘得淋漓尽致,突出了他对于时代背景及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和反思。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同时也从人生、社会和历史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画面。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首诗,讲述的是作者夜宿牛渚江畔时,深感历史沧桑与自己的无奈之情。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备受后人传颂。
而同样出自唐代的诗人李密,其作品《秋思》也是饱含着作者的无奈之情。根据《旧唐书·李密传》的记载,七年之久的隋朝统治,令天下百姓背负沉重的苦难和繁重的税赋,民不聊生,成为了士人们反抗的主要原因。李密、杨玄感等诸多有识之士便联手起义,试图推翻隋朝,实现万民的神州大同。但由于起义军的内部矛盾以及外界干扰,最终起义失败,逃难途中多数遭殃,只有李密凭借一招奇计得以全身而退,被流放到淮阳,过着隐姓埋名、郁郁不得志的生活。
正是在这种困顿的环境下,李密写下了这首《秋思》。诗中,李密抒发了他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自己的无奈之情。诗句“砌下落花风景别,衣带渐宽终不悔”流露出了作者对于青春年华的消逝和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无奈。作为一位志士,李密对于自己无法领导全军起义成功而感到自责,同时对于国家的困境也倍感痛心,这种情感在诗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总之,《秋思》这首诗作是李密在个人和时代的背景下所作的一首哀叹诗。它不仅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和思乡情结的诗篇,更是一份对于当前情况的反思,呼唤着人们对于权力的监督与社会的改革。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金风吹荡初秋时节,玉露凋伤岁暮之林。今天晚上穷途之士,忧思郁结伤透寸心。原野平芜葭苇围合,村落破败藿藜纵深。眺听乱象良多感慨,徘徊感伤泪下沾襟。
【注释】:
1. 金风:指初秋季节的清爽凉风;
2. 玉露:古人称秋分前后的露水为玉露,由于气温下降会导致植物凋零,因此用“玉露凋伤岁暮之林”来描绘秋季景色;
3. 穷途之士:形容生活困顿无助的人;
4. 平芜:荒芜的样子;
5. 葭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6. 围合:相互包围;
7. 破败:破旧不堪;
8. 藿藜:古代称某些杂草为藿藜;
9. 纵深:纵向深远;
10. 感慨:感慨万千;
11. 徘徊:不断踱步;
12. 泪下沾襟:泪水流到了衣襟上。
泪满衣襟意欲何为,惆怅都因怀古之意。秦俗乱世尚未荡平,汉道清朝尚难希冀。樊哙是个市井之徒,萧何不过是刀笔吏。一旦与时运相遇合,定会万古留名传谥。
【注释】:
1. 意欲何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2. 怀古:怀念古代,对古代历史文化充满情感的表现;
3. 秦俗:指秦朝的统治制度和风俗习惯;
4. 清朝:指清朝的统治制度;
5. 希冀:希望和期望;
6. 樊哙:秦朝时期人物,以贪墨、信口雌黄而闻名;
7. 萧何:汉高祖刘邦时期重要谋臣之一,曾经主持制定了很多有益于民生的政策;
8. 刀笔吏:指写书、写文章的官员。
劝诫各路豪杰英雄,虚度此生实在有愧。
【注释】:
1. 各路豪杰英雄:各种杰出人物;
2. 虚度此生:形容时间白白浪费,没有取得有意义的成果;
3. 有愧:内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密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后被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但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但《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