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译文及注释:
翠色的帷幕深深地垂在庭院里,晚霞染红了露珠,闲散的花儿自由地开放。春天不停地来临,亭台成为了游玩的好去处,翠绿的树荫密密地覆盖着。紫燕的雏鸟在帘头飞翔,静谧的池塘里金鱼的影子在转动。花香和竹色赋予了闲情雅致,供诗人吟咏。闲暇时,我们谈论文字,评价风月。时光荏苒,我们品尝美酒,调制冰雪。仿佛初秋的夜晚,微凉的气息欺骗着葛藤。我们不让车马靠近这个人间,沉醉在这个醉人的乡间,不放下笙歌。请美妙的琴师演奏一曲紫云回旋,让红莲在音乐中折断。
注释:
翠幕:绿色的帷幕。
深庭:深深的庭院。
露红晚:晚霞的颜色。
闲花自发:自然生长的花朵。
春不断:春天永不停歇。
亭台成趣:亭台楼阁成为景致。
翠阴蒙密:绿色的阴影遮盖着。
紫燕雏飞帘额静:紫燕的雏鸟在帘子上飞舞,静谧安详。
金鳞影转池心阔:金色的鱼鳞在池塘里转动,池心宽广。
有花香:有花的香气。
竹色赋闲情:竹子的颜色赋予了闲适的情调。
供吟笔:供诗人吟咏。
评风月:评价风景和月色。
时载酒: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喝酒留念。
调冰雪:调制冰雪般的饮品。
似初秋入夜:像初秋的夜晚。
浅凉欺葛:微凉的气息欺骗着葛藤。
人境不教车马近:人迹罕至,没有车马的喧嚣。
醉乡莫放笙歌歇:在醉人的乡间,不要停止笙歌的演奏。
倩双成:请双人合唱。
一曲紫云回:一首歌曲,紫色的云彩回旋。
红莲折:摘下红莲花。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满江红》是唐代诗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满江红词,以其声情激越、豪情壮烈的特点而著称,被誉为满江红词派的代表之作。
上片的“翠幕”两句,写出了晚春天气树上绿叶浓荫密似帷幕,掩映着深深的庭院,但院中尚有晚开的花显示出红艳艳的色彩,优闲自在地竞放着的景象。这一描写正是在表现晚春之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接下来“春不断”两句,更是将这种美景延续到园中的亭台楼阁,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春景。
下片中,“紫燕”四句,承上述园中景色优美,抬头可以仰望到雏燕学飞,所以竹帘上的燕窠空荡荡的一片寂静;低头可以俯视池鱼嬉水,在阳光下可见金鳞闪烁,使池水仿佛显得更加的宽阔;鼻中不断地涌进来满园的花香,眼前还有翠竹的倩影凑成了这无限的春趣。这些都成了词人吟诵的对象,并激发起他高涨的诗兴。
最后,“闲问字”四句,则围绕着词人与朋友们一起在这园苑中互相交流着学习心得,且又评风论月,语涉冶游之乐;同时又用冰雪水调制了冰酒,边饮酒边谈论的情景,述说出他们在这里享受生活乐趣的愉悦心情。同时,“似初秋”两句,将晚春夜凉与初秋气候相比拟,更是对于感受的明确和细致描绘。最后“人境”四句,则描述出这里仿佛是人间仙境一样,因此绝不允许闲杂,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美好境界。
总的来说,吴文英的《满江红》通过精细描写晚春园景美景,以及词人与朋友们的愉悦心情,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也借此传递出积极向上、精神舒适的思想情感,使得这首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之一。
鉴赏详情»
注释:
吴文英的《西园怀人》并不在以上内容中,但我会根据你提供的内容为你整理和补充注释:
1. 满江红:该词牌名起源于唐代小说《冥音录》,原名《上江虹》,后来改为《满江红》。又名《念良游》、《伤春曲》,是一种仙吕调词牌,形式上分上下两片,共18句,一般采用入声韵。以其声情激越、豪情壮烈的特点而著称,宋代以来的填词达人都对该词牌情有独钟。
2. 问字:《汉书·扬雄传》中记载刘棻曾向扬雄请教字学,从而得到了“奇字”的称号,因此这里的问字指的是朋友之间互相学习、讨教、交流的意思。
3. 双成:指西王母身边的仙女董双成,由于她俏丽多姿,而且善于歌舞,因此成为了歌妓的代称。
4. 紫云:唐代妓女名,李愿的蓄养之一,有一次杜牧前往李愿家宴请,看到紫云后称赞她“名不虚得”,因此有了《紫云回》这首词曲。
注释详情»
吴文英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是宁波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大约生活于1200年至1260年之间。他原出自翁姓,后出嗣吴氏。他与贾似道是友善的朋友。他的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共有四卷本和一卷本,共计三百四十余首。他的词作至今仍有争论,有人认为其作品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有人认为其作品不具有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