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畴昔探云奇,登临赋山水。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译文及注释:
开启笔匣,泪水湿润了心灵,看到了你前几天写的信。夜晚的台阶现在变得孤寂无人,只有子云独自居住。
曾经一起探寻奇妙的云彩,登上山巅写下山水诗篇。一起乘船下南浦,眺望西江的月色。
缘分虽然深厚,却常常被别离所打断,纠缠到生死。九原在何方,万事皆如此。
晋山高耸入云,而这个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平日里虽然有些微薄的收入,但死后家庭又变得贫困。
妻子在远方,弟兄也不在身边。十年以上的辛苦,只能得到微薄的官职。
青云路或许可以达到,但白天的光芒却突然消失。唯有留下名声,才能在身后留下一点点痕迹。
注释:
开箧:打开笔匣。
泪沾臆:泪水湿了衣襟。
前日书:前几天写的信。
夜台:指夜晚的台阶。
子云居:指作者的居所。
畴昔:往昔。
探云奇:探寻奇妙的云景。
登临:登上高山或高楼。
赋山水:写山水诗。
同舟:同乘一条船。
南浦:指江南的港口。
望月:仰望月亮。
西江:指珠江的上游。
契阔:情感深厚。
绸缪:约定。
九原:传说中的黄泉之地。
万事皆如此:一切都是如此。
晋山:指晋阳山,即太行山。
徒峨峨:高耸挺拔。
斯人已冥冥:此人已经去世。
禄且薄:指官职低微,待遇不好。
殁后家复贫:死后家庭又变得贫困。
远道:远离家乡。
无一人:没有一个亲人。
十上多苦辛:指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
一官恒自哂:指官职虽然不高,但也能自嘲一笑。
青云:指高官显贵。
白日忽先尽:指时间过得很快。
身后名:留下的名声。
译文及注释详情»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