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液芙蓉,浑不似、丹青颜色。常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拍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问嫦娥、垂顾肯相容,同圆缺。
译文及注释:
太液芙蓉,浑不像丹青的颜色。常常想起,春天的风雨,玉楼金阙。名声传遍了兰簪妃后宫,她的脸上有莲花的光辉,站在君王的身旁。突然一声颦鼓响起,繁华景象消失了。
龙虎散,风云消散。千古的恨,谁能说清。对着山河百二,泪痕沾满了血。在客栈里,夜里惊醒,梦中尘土飞扬;在宫车里,早晨转过关山,月亮照耀着。问嫦娥,她是否会同意相容,让圆缺相连。
注释:
太液芙蓉:指一种花卉,生长在水中,色彩艳丽。
丹青颜色:指绘画中的颜色。
春风雨露:指春天的气候和自然环境。
玉楼金阙:指宫殿的建筑。
兰簪妃后里:指宫廷中的贵妇人。
莲脸君王侧:指皇帝身边的美女。
颦鼓拍天:指宫廷中的乐器。
龙虎散:指权力的消失。
千古恨:指历史上的遗憾和不满。
山河百二:指中国的山川地理。
泪痕沾血:指历史上的战争和流血。
客馆夜惊尘土梦:指旅途中的不安和梦境。
宫车晓转关山月:指宫廷中的车马和月亮。
嫦娥:指中国神话中的仙女。
同圆缺:指阴阳相合的哲学思想。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辛弃疾·青玉案》是一首以南宋灭亡为背景的抒情长词。上片描述了南宋灭亡前夕的宫廷荣华与变故,下片则表达了灭亡的悲痛与不甘。整首词以“青玉案”为主题贯穿始终,体现了作者深挚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上片中,作者通过描述南宋宫廷的破败和嫔妃的憔悴,表现了他对旧时光景的怀念和感慨。其中,“曾记得”三字引起了对旧时的回忆,从而更加鲜明地对比了南宋灭亡前后的巨大变化。在传统文化中,玉楼金阙是皇宫中最高的建筑,象征皇权至高无上。而战乱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场景,使人们痛感灭亡的惨痛。
在下片中,作者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悲痛和不甘。他说:“千古凭高遗恨史,无人共挽大江流。”这表明南宋灭亡是一场千古未解的悲剧,任何人都无法挽回这场历史的悲剧。面对险固山河长江天堑,南宋的朝廷却因为失策用人不当而致灭亡,这更加令人痛惜。作者在最后描述了自己被俘的生活,用“驿馆”一词形容自己的囚旅生活,表达了自己的绝望和苦痛。但是,在绝望中,作者仍然抱着一线希望,向月中的嫦娥祈求,希望自己能够与月亮同归于尽,从而摆脱苦难。这种坚定的信仰让人感到作者内心的强大。
总之,辛弃疾的《青玉案》通过对南宋灭亡前后的对比,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悲剧。他用自己绝对的爱国情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赋予了这首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震撼力。
赏析详情»
赏析二:
首词《浣溪沙·太液芙蓉》是南宋文学家李清照创作的一篇哀怨之作。该词通过描写自己曾经美貌容颜和受到君王宠幸的往事,暗示了当时国破家亡、人民生活苦难的背景,同时也表现出词人对战乱带来的悲伤和痛心。
词的上阕以比喻手法展开,用“太液”、“芙蓉”这两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象征来形容自己经历过的变故后精神萎靡的状态,突出了词人内心的沉重。接下来,词人回忆起昔日得到君王宠幸的情景,用“春雨露”、“玉楼金阙”等形象描绘宫廷的繁华和自己曾经的荣耀,表达了对曾经荣光的怀念。
然而,这种欢乐美好的氛围很快就被打破,进入到下阕中以“忽一”为开头的部分,词人用“悔教夫婿觅封侯”一句话点明了自己今非昔比的命运。用“绿肥红瘦”形容自己日渐消瘦的身体,表现出词人深深的无奈和哀愁。最后一句“满庭芳死后,更无闲事话凄凉”则表明词人已然沉浸在悲伤之中,凄然生情。
整篇词笔调凄婉、意境深远,字字珠玑、意象丰富,尤其是上阕中那几句写自己旧日容颜和容貌的描写,虽然突兀,但却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过去的怀念。下阕中词人用“绿肥红瘦”寓意不言而喻,赤裸裸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痛和哀伤,令人触动心灵。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南宋时期人民生活的艰难,以及文人士大夫在动荡岁月中所遭受的磨难和痛苦。
赏析二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南宋王朝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而攻城略地的元军却席卷而来。在这个时期,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杭州市)被元军攻陷,太后、昭仪等一批后妃也被押解往大都(内蒙古正蓝旗东)去。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昭仪面对这种从巅峰到低谷的命运变迁,深感凄苦和无奈,百感交集之下,写下了《满江红·太液芙蓉》这首词。这首词寄托了王昭仪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政权陷入危机的困境,督促着人们勇敢面对现实,抵制外敌侵略。
据记载,王昭仪将《满江红·太液芙蓉》题刻在了夷山驿的驿壁之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路过的人都能看到这首词,并从中汲取一份力量和勇气,让自己更加坚定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满江红·太液芙蓉》这首词,不仅抒发了王昭仪个人的情感,更反映了当时南宋政权面临的严峻局势和人民所处的艰难境地。这首词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御园里的太液池所生长的荷花,与从前相比已经不再如此娇艳。曾经记得,荷花得到雨露和春风滋润,我们也因为皇恩浩荡,居住在富丽堂皇的玉楼金阁、宫殿里。她在后宫中的声名像兰花一样芬芳,脸庞红润光鲜如莲花一般,并经常陪伴君王左右。然而,突然间天崩地裂般的鼙鼓声响起,昔日繁华消失殆尽。朝廷土崩瓦解,君臣离散。这千古留下的亡国之痛,让我该向谁倾诉呢?面对破碎的山河,我只能仰望天空哭泣,血泪淋漓洒满衣衫。被俘后北上,入住驿站,夜晚常常被战乱梦惊醒,每到破晓便再次踏上北行之路,车轮碾碎月影,在寒冷荒芜的关山中颠簸。仰望着寒冷的月亮,殷切地询问嫦娥,是否容许我追随她,超脱尘俗,和月亮一起圆缺。
【注释】:
1. 太液池:指汉武帝在京城的御园中所建的人工湖泊,位于今北京西单北侧的颐和园内。
2. 兰花:因香气宜人、清雅脱俗而被誉为“花中君子”。
3.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女神,在民间文化中象征月亮。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清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