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
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
译文及注释: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
闷得想要呼天大喊。问问苍天,为什么生命中的人们要忍受磨难?从古到今,豪气难以消散,只能写在纸上空洒咄咄之言。我正自省视,读着令人心碎的诗篇。看到伤心的事情,却要强颜欢笑,笑容公然,忧愁却是我家的常客。这些情感都融入了我的笔端。
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
英雄儿女本没有区别。叹息千秋,结局都是一样的,眼泪都变成了血。等到把柔情放下,不再唱起柳边的风月;而是整理好铜琶和铁拨。读完《离骚》后,再饮一杯酒,向东流的大江唱起残篇。声音早已被阻遏,碧云也已经裂开。
注释:
闷欲呼天说:内心郁闷到想要大声呼喊。
苍苍:指天空。
忍偏磨灭:忍耐却反而加剧了痛苦。
豪气:指英雄气概。
书空咄咄:只能在书本上空谈。
断肠诗阅:读了让人心碎的诗篇。
伤心翻天笑:内心悲伤到极点,却反而笑了出来。
愁是吾家物:悲伤是我家常便饭。
笔端结:文字写到了极致。
英雄儿女原无别:英雄男女本来没有区别。
叹千秋:感叹千古流传。
收场一例:结局都是一样的。
泪皆成血:悲伤到了极点,眼泪都变成了血。
柔情轻放下:放下柔情,不再感伤。
柳边风月:指江南水乡的美景。
铜琶铁拨:指演奏乐器。
离骚:古代楚国大夫屈原所作的长篇抒情诗。
酌酒:喝酒。
大江东去:指长江流向东方。
歌残阕:唱到一半停止。
声早遏:声音被早晨的碧云遮挡。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金缕曲》是吴藻在她年轻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以女性觉醒和自省为主题,抨击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弱化女性的情结。
在这首词中,吴藻首先提到了“问天”的概念,这是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她认为不公的社会环境扼杀了人们的才性,对于男女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如果女性一直将“愁”视为“吾家物”,那么就无法摆脱这种不公和弱点。因此,吴藻呼吁女性应该独立思考、自省和振作起来,摆脱软弱的情结。
尤其是在下片中,吴藻进一步加强了女性自振意识。她提出“英雄儿女无别”的观点,表明女性同样可以像男性一样勇敢坚强,并且同时分享千秋收场的泪与血。女性红妆们也应该一起去唱英雄之歌,而不必局限于柔情。
在整个作品中,吴藻通过对女性角色的思考和发掘,增强了女性自我意识,呼吁女性要勇敢、自立、自强。她的创作在当时尤其是在中国妇女文化史上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示范作用。
鉴赏详情»
注释:
“金缕曲”最先出现在苏轼的《东坡乐府》中,全文共有116个字,用仄韵写成。也被称为“乳燕飞”、“金缕衣”、“金缕词”、“风敲竹”、“金缕歌”、“雪月江山夜”、“貂裘换酒”、“贺新凉”。
“苍苍”指上苍、苍天。而“磨灭”句是描述怎么忍心折磨别人,毁掉人的才能和性格。
“咄咄”则表示奇怪、反感的意思,“书空”是指用手在空中刻划出汉字。这四个字一般用来表达极度不满的情绪。
“断肠诗”在这里是指概括泛指伤心的诗词,而非朱淑真所著的《断肠诗词》。
“柳边风月”则是指柳永的词作,他的名句是“杨柳岸、晚风裂月”。
“铜琶铁拨”指的是苏轼的词作,据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苏轼弹唱词作时常抱着铜琵琶,手拿铁拨子弹奏,最常唱的是《大江东去》。
最后,“遏”是指扼止或阻止的意思。
注释详情»
吴藻简介: 吴藻(1799-1862)是清朝女性,字苹香,自号玉岑子,出生于仁和(今杭州市)。她从小就喜欢学习,长大后擅长写词,并精通绘画。她曾经绘制过一幅饮酒读骚的图画。吴藻的主要作品有《香南雪北庐集》、《花帘书屋诗》、《花帘词》和《读骚图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