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译文及注释:
平生太湖上,用短棹多次穿越。如今重回何事?忧愁比水云还多。打算从匣子里取出长剑,换成一叶扁舟,回到老渔蓑。银艾不是我的事,我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在丘壑中。切新鲈鱼,倒美酒,唱悲歌。太平盛世,谁能想到今天会有战争?我想泼洒三江雪浪,洗净千里胡尘,不需要挽动天河!回头望向天空,双泪滴落清波。
注释:
平生:一生;太湖:江苏省境内最大的淡水湖;短棹:短船桨;几经过:多次经过;重到何事:再次来到这里有何事情;愁比水云多:忧愁之情如同水云一般多;拟把匣中长剑:打算把匣子里的长剑;换取扁舟一叶:换成一只小船;老渔蓑:老渔民的雨衣;银艾:一种草药;丘壑:山丘和山谷;蹉跎:白白浪费时间;脍新鲈:切成块的新鲈鱼;斟美酒:倒美酒;起悲歌:唱悲伤的歌曲;太平生长:太平盛世;岂谓今日识兵戈:怎么会想到今天会知道战争;欲泻三江雪浪:想要倒出三江的雪浪;净洗胡尘千里:洗净千里之外的胡尘;不用挽天河:不需要动用天河水;回首望霄汉:回头望向天空;双泪堕清波:双眼泪水滴落在清波之中。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有料到今天需要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不甘和悲愤,同时也暗示着他仍然怀有报国之志。接下来,“亲朋无一字”三句,写出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望断江南岸”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长诗的结尾,作者吟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意味着作者放下了过去失意的桎梏,超脱出尘,开展了新的生活,这也是对“归隐”的肯定。
这首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想象描绘了作者内心悲愤的感受和对祖国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他的报国之志和对现实的不满。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思考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困境和前途,领悟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具有很高的价值。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段文字主要解释了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的典故或比喻。下面是各典故的详细注释:
1. 银艾:指官员的印章,通常是银色的。此处的“艾”指系在官印上的丝带,类似于现代的“挂绶”。这个典故形象地比喻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2. 丘壑:原意为“山间泉水的流淌”,比喻山林幽深处。在古代文学中,这个典故通常指隐士隐居的山谷。
3. 脍新鲈:指戒尺长短、刀刃锋利的生活。其中,“脍”是切肉的刀,“鲈”是一种美味的鱼。整句话的意思是,隐士过着精简而仍能享受美食的生活。
4. 三江:指太湖流域的三条江河,包括吴淞江、娄江和东江。这里的“三江”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志向和抱负。
5. 挽天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洗兵马》中,“挽天河”指的是整顿国家,挽回局面之难。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拯救国家困境的强烈渴望。
6. 霄汉:是古代传说中指天空的名词,所涵盖的范围包括云朵、星辰、宇宙等。在这里,霄汉被用来比喻朝廷权力的高处。
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