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拼音译文赏析

  • zhōng
    qíng
    ·
    hán
    máo
    diàn
    chéng
    mián
  • [
    sòng
    ]
  • hán
    máo
    diàn
    chéng
    mián
    cán
    yuè
    zhào
    yín
    biān
    huáng
    huā
    shí
    hòu
    cuī
    shàng
    tóu
    chuán
  • ōu
    xuě
    shuǐ
    tiān
    dāng
    nián
    dào
    jiā
    yìng
    shì
    tóng
    zhì
    qiān
    xiào
    huá
    diān

原文: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相关标签:婉约写景

译文及注释
夜晚寒冷,茅草店里难以入眠,残月照亮着吟诗者手中的鞭子。黄色的花朵在细雨中摇曳,催促着乘船渡过河头。海鸥飞翔,宛如飘雪,水面宽广无垠,仿佛融入天空。回忆起往昔,到家后应该是有孩童牵着衣角,笑我痴狂。
注释:
夜寒:夜晚寒冷。
茅店:用茅草搭建的小店铺。
残月:指月亮已经过了满月,只剩下一部分。
吟鞭:指诗人手中的鞭子,用来敲打节拍。
黄花细雨:形容细雨中的花朵,黄色的花瓣在雨中摇曳。
催上:催促船夫赶快开船。
渡头:渡口的一侧。
鸥:海鸥,白色的鸟类。
水如天:形容水面宽广无垠,仿佛与天相连。
童稚:指年幼的孩子。
华颠:指诗人自称的名字,意为华丽狂妄。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一首词作品进行的鉴赏,文中详细地解析了这首词在语言和意境方面的特点。 作者以游子即将归家的心情出发,通过白描手法和化景物为情思的写作技巧,表现出了游子复杂深沉的内心感受。首先,描写寒冷凉秋的夜晚,让读者感受到旅人的孤独无助和思乡之情;其次,通过描述月光下的吟鞭,深刻地刻画出旅人不仅没有被困境打倒,反而因归心似箭而兴奋向前的状态。 此外,词作中自然景物的描绘也非常生动,如黄花细雨,秋菊盛开等,为整个情境注入了一份悠远恬淡之美。作者运用典型的物景刻画出了旅人的旅途和感受,表现出他们宁静、自由的心态和诗意生活的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词作品较为准确地表达了人性最基本的思乡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精湛的笔墨技巧和艺术涵养。 鉴赏详情»


注释
吴激、华颠、头上白发 1. 华颠:头上白发。 华颠,古代汉族人士的一种身份象征,意为白发如华,即头上长有白发的人。在《尔雅》中,华颠还被解释为“白首”的意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色素细胞逐渐减少,导致黑色素生成下降,而出现白发。此外,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早现白发。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许多诗词作品都提到了华颠这个形象,如唐代张籍《登高》中的“顾它华颠俗,临风削酒盃”。 注释详情»


吴激简介: 吴激(1090~1142),宋、金时期的作家、书画家,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他是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并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他的作品有《吴激词》、《吴激书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