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雨。双舻本无情,鸦轧如人语。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译文及注释:
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雨。双舻本无情,鸦轧如人语。
(西津:指长江口;海鹘:海鸟;径度:横渡;沧江:指长江;双舻:两只船;鸦轧:鸟叫声)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挥金:指富贵人家;陌上:街道上;化石:化为石头;山头妇:山中女子;何物系君心:指何事牵挂着你;三岁扶床女:指年幼的女孩)
注释:
西津:指长江口的西津渡口。
海鹘舟:一种用于渡江的小船。
径度:横渡。
沧江:指长江。
鸦轧:鸦鸣声。
挥金陌上郎:指富家子弟。
化石山头妇:指贫苦的农村妇女。
何物系君心:指富家子弟喜欢的东西。
三岁扶床女:指年幼的女孩。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词的开篇非常震撼,作者佚名通过浓墨重彩地描绘沧江烟雨送别的场景,展现出一幅唯美凄美的图画。在这个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艘轻捷的船儿离开渡口,消失在远方的烟雨之中,这种景象既美丽又悲壮,让我们想起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与人之间的别离。
作者没有直接去描述送者和行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而是用津、舟、江、雨等元素,表现出了一种空灵从容、坚定果敢的精神。即使是在困难环境下,船仍然径直而行,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深受感动。
此外,作者还通过移情于物的手法,把双艣的摇动声音当成触媒,将荒诞性和入情性相融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另外,作者借用典故,以对偶句进行呈现,寄托着词人的情感和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美丽凄美的图画和高度的意境表现手法,展示了一个唯美悲壮的送别场景,传达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别离的思考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采用了许多技巧和手法来增强艺术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贺铸是北宋时期一位武官,1088 年,他被任命为和州管界巡检,负责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工作。尽管身居微职,但他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当时,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新党变法的成果遭到破坏,对外委屈求和,西夏骚扰不断,这一切都让贺铸感到十分愤慨和无力,于是他挥笔填词,写下了这首豪放名作。
在这首词中,贺铸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和感情。通过描绘风月的美丽和人们的愁苦,他表达了对社会和民众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呼吁人们要珍惜现有的和平、稳定环境,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而努力。这首词在西方浪漫主义文化还未兴起之前,就在东方文化中拥有了豪迈的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后来的文学艺术家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总的来说,贺铸在填写这首词时,是从他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他对社会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悟,表达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首词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一种道德和情感的表达,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创作背景详情»
贺铸简介: 贺铸是宋朝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他是汉族人,出生于河南卫辉的卫州,是宋太祖贺皇后族孙,娶妻也是宗室之女。贺铸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