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亦在乾坤内,独无尘俗喧。
新泉浮石藓,崩壁露松根。更说寻僧处,孤峰上啸猿。
译文及注释:
到你居住的地方,有竹林小径和衡门。这个地方也在天地之间,却没有尘世的喧嚣。
新泉中浮着石头,上面长满了青苔,崩塌的山壁上露出松树的根。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去找寻僧人,就在孤峰之上,猿猴在那里啸叫。
注释:
到君栖迹所:到达你居住的地方。
竹径与衡门:指通往居所的小路和门户。
乾坤内:指整个世界。
独无尘俗喧:指居住的地方清幽,远离尘世的喧嚣。
新泉浮石藓:指清新的泉水流过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崩壁露松根:指山崖峭壁上的松树根露出来。
寻僧处:寻找僧人的地方。
孤峰上啸猿:指孤立的山峰上有猿猴啸叫。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以下是对文中内容的补充注释:
1. 栖迹:指隐躲、藏身之意。出自三国魏曹植的《释愁文》。
2. 衡门:指简陋房屋的门,以一根横木为门。出自《诗·陈风·衡门》。
3. 乾坤:原指天地或宇宙,后来也泛指国家、江山或天下。出自《敦煌曲子词·浣溪沙》。
4. 石藓:指生长在石头上的苔藓植物。出自唐皎然的《酬秦山人系题赠》和明夏完淳的《谢康乐游山》诗。
5. 阿塾堂宇:指古代士人住所的一种形式,居室很小而简陋,富有书卷气息。
以上注释仅供参考,如有错误之处请指正。
注释详情»
黄滔简介: 唐朝诗人,作者信息正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