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译文及注释:
骠骑:勇猛的骑兵。非:不是。无:没有。势:实力。少卿:年轻的官员。终:终究。不去:不离开。世道:社会风气。剧:极其。颓:衰败。波:动荡。我心:我的心情。如:像。砥柱:支撑。贾生:指贾谊,汉代文学家。明王道:明白王道。卫绾:汉代官员,善于制作车辆。工车戏:指制作车辆的技艺。同遇:同时遇到。汉文:汉武帝时期。何人:哪个人。居:担任。贵位:高官职位。
注释:
骠骑:指骑着骠马的骑士,象征着权贵和势力。
少卿:指年轻的官员,也可以理解为指作者自己。
世道剧颓波:指社会风气败坏,动荡不安。
我心如砥柱:砥柱是磨刀石上的支撑物,比喻作者的心境坚定如磐石。
贾生明王道:指贾谊,他主张明君治国,重视道德和法律。
卫绾工车戏:指卫绾在宫廷中表演车戏,暗示官场虚浮。
同遇汉文时:指与汉文帝同时代。
何人居贵位:指为什么不是像贾谊这样主张明君治国的人掌握政权,而是像卫绾这样虚浮的人占据高位。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义是指任安有自己的尊严和观念,不趋炎附势。而“少卿”,则是指当时唐朝文官高级官员的职位,此处指刘禹锡。这两句诗反映了刘禹锡作为一名诗人和政治家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他不屑于趋炎附势、不愿妥协的坚定态度。
事实上,刘禹锡的一生中曾多次遭贬,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始终保持着对真理和公正的追求。他秉承着一种执着的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不退缩,面对权贵和势力的打压也从不低头。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和反思,不仅批判了社会中的弊端,更肯定了那些不趋奉权贵、不妥协的人物。
整篇文章通过对刘禹锡的事迹和诗歌的分析,阐释了他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并将其与社会和历史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语言清新简洁,能够深入浅出地描述刘禹锡的人生与精神面貌,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
评析详情»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郡洛阳县人。唐朝诗人、哲学家,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