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译文及注释: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汉字译文:
倒泻:倒流。银河:银河系。事:情况。有无:有时有,有时无。掀:翻卷。天:天空。浊浪:汹涌的波浪。只:仅仅。须臾:短暂的时间。人间:人类世界。更:更加。风涛:汹涌的风浪。险:危险。翻说:传说。黄河:中国第二长河,因其泥沙较多,水势汹涌,被称为“母亲河”。畏途:令人畏惧的路途。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黄河浊浪排空的景象,与诗人经历社会磨难的心境进行对比,凸显出诗人对社会生活深刻的领悟。尽管黄河仿佛银河倒泻,惊涛骇浪震慑人心,但在诗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现实人生的深刻领悟,揭示了社会生活中人情险恶的一面。文章提醒我们,在表面繁华和美好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无奈和痛苦。只有通过深刻思考,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社会生活的真相,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简析详情»
宋琬简介: 宋琬(1614~1674)是清初著名诗人,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出生于山东莱阳。他在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历任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等职务。 因族子的宿怨,宋琬被诬陷与闻逆谋而遭受牵连,被关押在狱中长达三年之久。最终,他获得了无罪的结论,但是他却因此深受影响并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吴越地区流亡,后来又成为了四川按察使。 宋琬的诗歌作品深受当时文坛名流的赏识,被誉为“南施北宋之目”,与施闰章齐名,是燕台七子之一。他的诗集有《安雅堂集》和《二乡亭词》等,是清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宋琬于1674年去世,享年61岁。他的诗歌作品通过文字,展现了他高度敏感的灵魂和对社会的深入认知,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