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旅怀》拼音译文赏析

  • nán
    ·
    huái
    怀
  • [
    sòng
    ]
  • fēng
    beī
    huà
    jiǎo
    tīng
    dān
    sān
    nòng
    luò
    qiào
    mén
    tóu
    宿
    zhēng
    feī
    xuě
    mǎn
    cūn
    jiǔ
    shì
    jiàn
    xián
    dēng
    huǒ
    zhèng
    qiāo
    chuāng
    luàn
    fēn
    fēn
    sòng
    shǔ
    shēng
    jīng
    yàn
    xià
    yān
    shuǐ
    liáo
    hán
    yún
  • hǎo
    zài
    bàn
    lóng
    yuè
    dào
    jīn
    chù
    xiāo
    hún
    guó
    meí
    huā
    guī
    mèng
    chóu
    sǔn
    绿
    luó
    qún
    weí
    wèn
    àn
    xiāng
    xián
    yàn
    xiāng
    wàn
    diǎn
    hén
    suàn
    cuì
    píng
    yìng
    shì
    liǎng
    meí
    hèn
    huáng
    hūn

原文: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写景

译文及注释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注释:
风悲画角:风声悲哀,画角声响。

听单于、三弄落谯门:听到单于和三弄的音乐声从谯门传来。

投宿骎骎征骑:投宿时,骑马的人们疲惫不堪。

飞雪满孤村:大雪纷飞,孤村被覆盖。

酒市渐闲灯火:酒市渐渐冷清,灯火逐渐熄灭。

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风声敲打着窗户,落叶在风中翻飞。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听到几声惊鸟的叫声,它们飞过离烟水,高声鸣叫穿过寒云。

半胧溪月:月光柔和,像是在溪水中漂浮。

无处不销魂:无论在哪里,都能让人陶醉。

故国梅花归梦:思念故国的梅花,只能在梦中回味。

愁损绿罗裙:忧愁使绿色罗裙失去了光泽。

为问暗香闲艳:问一下那隐约的香气是否依然芬芳。

也相思、万点付啼痕:也有相思之人,泪痕满面。

算翠屏应是:翠屏指的是屏风,应该是翠绿色的。

两眉馀恨倚黄昏:两眉之间还残留着愁恨,倚在黄昏中。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篇文章通过听觉和视觉构成四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表现了旅人在风雪交加中穿行所感受到的孤独、寂静和惆怅。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犹如一把魔杖,能够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到那些被刻画出的景象。例如“风悲”两字通过刻画风声来烘托出谯门上有人在吹奏《小单于》的情境,而谯门之高、风力之劲以及旅人心头沉重之感则都通过“落”字得以展现。同时,“骎骎”、“飞”、“满”、“舞”等动态形容词也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了飞雪孤村中那漫天的雪花和凋落的落叶,这些词汇的运用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文字驾驭能力。《白雨斋词话》强调这篇文章的推敲和斟酌程度非常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篇文章通透、凝练、深入人心,传达出旅人在风雪中思乡之情,令读者产生共鸣。 评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画角在寒风中悲鸣,《单于》曲调一声声落在谯门,我们的马车匆匆赶路投宿,来到这弥漫着飞雪的小孤村。 画角:古代乐器之一,形状似角。 《单于》:传统戏曲剧目之一,讲述匈奴单于与汉朝的战争故事。 谯门:指秦朝时期位于洛阳的城门。 酒市里的灯火渐渐稀少,只有枯叶乱纷纷,敲打着窗门。 酒市:卖酒的市场或店铺。 空中传来惊雁的哀鸣,从那凄戾的叫声中,可以想象它们刚刚离开迷蒙的水面,正在迅疾地穿过寒云。 惊雁:指南方来的大雁。此处表现出孤寂、离别的景象。 依旧是半暗半明的淡月,到如今,这一切景物却令我落魄伤魂。 淡月:月亮的状态,表示不是十分明亮。 落魄伤魂:沉浸在失落和悲伤中。 梦想着返回故园,那里的梅花该多少艳明。那位穿着绿罗裙的佳人,恐怕早已为我容颜瘦损。 绿罗裙:指用绿色的罗布制成的裙子,此处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容颜的凋零。 试问那一树树暗香疏影,是否也在相思,万点红花是否都变作了泪痕。 暗香疏影:美丽而隐蔽的景象,形容诗情画意的美景。 泪痕:指落下的泪水。此处表现出孤寂和悲伤。 料想那位美人一定紧锁双眉,满腔幽怨悲恨,独倚画屏苦挨着黄昏。 画屏:古代装饰性门板,上面画有图案或文字。 苦挨:受苦、忍受。此处表现出思念之情的强烈。 译文及注释详情»


孔夷简介: 孔夷,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86-1100年)的著名词人,字方平,汝州龙兴(今属河南宝丰)人。他是学者孔旼之子。隐居滍阳(今河南),与李廌为诗酒侣,自号滍皋渔父。与李荐、刘攽、韩维为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称其与侄孔处度齐名。 孔夷终生受到父亲孔旼的影响,不愿意谋求仕途,而是以诗酒自娱。他是一位文学才华出众的词人,以婉约清丽、含蓄抒情的风格著称。黄升曾评价孔夷的词意“婉丽”,犹如“万俟雅言”,可见他词艺之高超。《全宋词》收录了他的词三首,内容涉及爱情、离别、田园生活等主题。 据《咸淳临安志》卷六六记载,孔夷曾在滍阳隐居,是当地的名士。他与另一位文学家李廌相识相交,并以诗酒自娱。孔夷自称“滍皋渔父”,意为在滍阳虽隐居,但仍悠闲自在,享受田园生活。他与李廌、刘攽、韩维等人交往密切,是当时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综上所述,孔夷是北宋哲宗年间的著名词人,他以婉约清丽、含蓄抒情的词艺风格著称,深受黄升、王灼等人赞赏。他不同于其他文学家,不愿谋求仕途,而是隐居滍阳,与李廌等人以诗酒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