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送安伯弟》拼音译文赏析

  • báo
    xìng
    ·
    sòng
    ān
  • [
    sòng
    ]
    hán
    yuán
  • sòng
    jūn
    nán
    duì
    yān
    liǔ
    qīng
    qīng
    wàn
    gēng
    mǎn
    yǎn
    cán
    hóng
    chuī
    jìn
    huáng
    shèn
    dòng
    rén
    duō
    shào
    qíng
    lóu
    tóu
    shuǐ
    kuò
    shān
    shǔ
    zhú
    shī
    huā
    biān
    zài
    jiǔ
    hún
    duàn
    jiāng
    gān
    chūn
  • wèn
    gōng
    míng
    shì
    bái
    jiàn
    xīng
    xīng
    rèn
    míng
    xiāng
    guān
    zài
    píng
    gāo
    jìn
    hóng
    鸿
    màn
    liú
    jūn
    zhù
    chèn
    xiāng
    nuǎn
    chí
    beī
    qiě
    zuì
    yáo
    tái
    lòu
    xiāng
    chóu
    jué
    西
    chuāng

原文: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相关标签:送别

译文及注释
送君南浦,看见烟柳,青青万缕。眼中满是残红,吹尽了,叶底黄鹂自语。多么动人的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我记得在竹林里题诗,花边上载着酒,我的灵魂在江干的春暮中断了。不要问我功名事,我的白发渐渐增多,星星点点的。让鸡鸣起舞,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站在高处,看着孤鸿飞去。请你留下来,趁着酒香暖,一起喝醉在瑶台露上。记住我的相思,愁绝在西窗夜雨中。
注释:
送君南浦:送别朋友到南浦。

烟柳:烟雾缭绕的柳树。

青青万缕:绿色的柳枝无数。

残红吹尽:残留的花瓣被风吹落。

叶底黄鹂自语:黄鹂在树叶下自言自语。

离情:离别的感情。

楼头水阔山无数:楼前的水很宽广,山很多。

记竹里题诗:在竹林中写下诗篇。

花边载酒:在花边上品尝酒。

魂断江干春暮:心灵在江干上断裂,春天即将结束。

功名事:指功名利禄。

白发渐、星星如许:白发渐生,像星星一样稀疏。

任鸡鸣起舞:听着鸡鸣起舞。

乡关何在:不知道故乡在哪里。

凭高目尽孤鸿去:站在高处,看着孤雁飞走。

漫留君住:留住朋友。

趁酴醿香暖:趁着酒香暖和。

持杯且醉瑶台露:拿着酒杯,醉在瑶台露上。

相思记取:记住相思之情。

愁绝西窗夜雨:在西窗听雨,愁绝心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材感人,气氛凄婉。韩元吉借用了江淹《别赋》中的著名句子“送君南浦”,将整篇词贯穿了这种别离的伤感。在描写景致方面,词人从“对烟柳”至“叶底黄鹂自语”数句,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致和环境,使人感觉到这种别离和离愁更加深刻。特别是“青青万缕”的柳条,藏在树叶深处鸣啭的黄鹂,更是为这种别离增添了许多柔情。 此外,词中还运用了许多文学技巧,如调动读者的联想能力去想象那残花在枝头片片被吹落的景象,以增添感伤的气氛;用“更满眼、残红吹尽”来表达满眼绿树所产生的感受,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词中还引用了杜甫的名句“隔叶黄鹂空好音”,反衬着别离愁绪。 总之,这首词以其简洁、切题、感人的风格,通过对于春天景致和环境的描绘,巧妙地表达出了对于别离的思念和感伤。同时,在文学技巧方面也做得出色,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鉴赏详情»


写作背景
韩元吉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和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人都有交往。这些人都是“主战派”人物,他们对于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十分关注,并积极投身于抵御金朝侵略的行列中。在这个时期,南宋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威胁,如外来入侵、内部政治斗争等,使得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和不安。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作品也不可避免地被这种氛围所影响。尤其是词作,它作为一种崇尚个性化表达和自由诗意的文学形式,在这个时代更是被广泛运用和发展。韩元吉的词作就具有辛派悲壮豪放之气概,这恰恰反映了当时南宋对于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反抗精神。 这首送别词虽然是一篇感情题材的作品,但仍然带有一些政治暗示,词人在送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国家的忧虑和关切。因此,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也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政治意义的,其内容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更是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和文学环境的氛围。 写作背景详情»


韩元吉简介: 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于1118年出生在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或许昌(今属河南)的一个汉族家庭。据史书记载,韩元吉幼时聪明好学,有才华和文学造诣。 韩元吉的词作风格清新自然、情趣悠远,善于抒发山林间的游赏感受和内心的感慨。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柳梢青》、《贺新郎》等。其中,《柳梢青》中“云淡秋深”一句被誉为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韩元吉的文学成就使他被誉为“南涧词派”的代表人物。 韩元吉的词作品集结成《涧泉集》,并留下有《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著作。据史书记载,韩元吉去世于绍熙五年(1188年),享年70岁。 韩元吉的文学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被收入了《全宋词》等文集中。他被誉为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