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时有阴云笼殿宇。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
译文及注释:
长久以来,我一直怀念着吴山,山上有茂密的树林和吴国的神庙。庙前的江水怒涛汹涌,千古的仇恨依然高耸。寒鸦在日暮时分又开始聚集鸣叫。有时候,阴云笼罩着庙宇。我离开这里时,有些对灵祠的敬意没有尽到。现在,我远程祭奠,酒杯盈满。
注释:
长忆吴山:长久以来怀念吴山。
山上森森吴相庙:吴山上有许多吴王的庙宇,密密麻麻。
庙前江水怒为涛:吴山庙前的江水波涛汹涌,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千古恨犹高:千古以来的怨恨仍然很深。
寒鸦日暮鸣还聚:傍晚时分,寒鸦归巢,发出叫声。
时有阴云笼殿宇:有时候会有阴云笼罩着庙宇。
别来有负谒灵祠:久别重逢,来到灵祠却没有尽到应有的敬意。
遥奠酒盈卮:远远地倒酒,盛满酒杯。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是一篇对一首词的赏析。该词作者佚名,写作背景是为了凭吊被谗害自刎的伍子胥。在史书记载中,伍子胥忠于吴国,却最终被谗害,这种遭遇令作者深感同情和崇敬。通过表现作者的感情,这首词成功地引起了读者共鸣。
这首词以“长忆”开头,这两个字体现了潘阆十首《忆余杭》的定式,也即作者通过回忆来表达对伍子胥的怀念之情。接下来两句“森森吴相庙,幽幽越王城。”通过描绘吴相庙和越王城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伍子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其中“森森”一词,描述了树木的茂盛和伍子胥高大形象,也表明祠庙香火不断,因为人们对这位忠臣始终敬仰不已。而“幽幽”二字则使人联想到越王勾践的哀愁和伍员身边最终的荒凉,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悲凉之感。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揭示了吴王夫差的残酷。伍子胥作为忠臣被害,而吴王却采取如此荒谬的方式处置尸体,这种举动表明了吴王自私冷酷的本性。通过对吴王夫差的批判,作者进一步强调了伍子胥的忠诚和那个时代的黑暗。
总的来说,该首词通过真切生动的语言和深情发人的感情,表达了对于伍子胥的怀念和崇敬,以及对于那个时代黑暗和统治者残酷无情的控诉。
赏析详情»
潘阆简介: 潘阆(?-1009)是宋初著名的隐士和文人。他的字号分别有梦空和逍遥,号为逍遥子。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一说是大名(今属河北),也有一说是扬州(今属江苏)。潘阆性格狂妄古怪,两次坐牢待罪,光绪年间被真宗释放,并任命为滁州参军。潘阆善于作诗,风格类似于孟郊、贾岛,并且还擅长创作词曲。目前存世的他的著作只有《酒泉子》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