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译文及注释: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北斗七星高悬于天空,哥舒夜带着刀。
直到现在,他还在窥视着牧马,
但他不敢越过临洮这条河。
注释:
北斗七星:指北斗星座中的七颗星,古人用它来辨别方向。
哥舒:古代突厥部落的首领名字。
夜带刀:夜间带着刀,表示哥舒是个勇猛的战士。
窥牧马:偷窥放牧的马,表示哥舒是个善于侦察的将领。
临洮:古代临洮是一个重要的关隘,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定西市附近。不敢过临洮,表示哥舒不敢轻易越过这个关隘,因为那里有强大的敌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哥舒歌》是一首关于唐代名将哥舒翰的颂扬诗歌,源自于一个古老的民谣,是以对哥舒翰的敬仰和对和平、安定的渴望为主旨的作品。
诗歌开头便用“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来形象地描述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扰的英勇形象。北斗星高悬天空,哥舒翰手持宝剑夜间巡逻,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场面。
接下来的“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则表现出哥舒翰的军功和荣誉。在哥舒翰的防线下,吐蕃族的牧民再也不能率领牲畜进入境内,哥舒翰的威慑和军事策略使得吐蕃族无法打破边境的防线。
在整篇诗歌中,哥舒翰以其身为陇右节度使的身份,在抵御吐蕃侵扰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保护了国家疆土和边疆百姓的安全。同时,诗人也借此强调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的渴望和追求。
总之,《哥舒歌》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优秀诗歌,它展现了我国古代名将哥舒翰英勇抵御外敌、保护国家安危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和平、安定的向往和追求。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很高、哥舒翰夜带宝刀勇猛守边、吐蕃族的牧马只敢远望、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很高;
译文及注释详情»
西鄙人简介: 西鄙人是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意为西北边境人。关于他的生卒年份及具体身份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哥舒歌》是一首具有浓郁北方特色、表达了平淡生活向往的民歌,反映了唐代陇右地区军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其中主要描写了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威武形象,褒扬他在边疆的征战中表现出来的英勇和高大形象,并表达了各族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 尽管关于西鄙人的个人情况不详,但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创作的《哥舒歌》流传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