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
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诚堪悲。
译文及注释:
不如做茧依蚕蔟,用丝自裹还自足。
与你做妇过一生,生气即分飞,眼光也转移。
辛勤只为孩子寄宿鹊巢,母子生离因你的追逐。
羽毛曾经没有褪色,饮食不计较丰俭。
天阴就叫它呼唤就回,恩情纸薄谁会相信。
早晨做夫妇,晚上走路,世间反复难以预知。
汲水给妻子白母亲,这种行为后代看了真的很悲哀。
注释:
不如作茧依蚕蔟:比起过着奢华的生活,不如像蚕一样努力地工作,自给自足。
以丝自裹还自足:用自己劳动得来的丝线裹着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与尔为妇过一生:与你做夫妻度过一生。
怒即分飞同转目:一旦发生争吵,就像鸟儿一样飞走,不再相互关注。
辛勤唯雏寄鹊巢:辛勤地孵化出的小鸟只能寄居在鹊巢中。
子母生离因尔逐:母鸟因为你的追逐而离开了小鸟。
羽毛曾未颜色衰:小鸟的羽毛曾经是鲜艳的。
饮啄不计丰俭时:小鸟在吃喝时不会考虑丰俭。
天阴辄遣呼辄归:天气一阴暗,小鸟就会召唤伴侣一起回家。
恩情纸薄谁信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脆弱,谁能相信它的真实性。
朝为夫妇夕行路:白天还是夫妻,晚上就各自走自己的路。
世间反覆那能知:世事变幻无常,谁能预知未来。
汲妻白母非美事:汲水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让妻子和母亲一起汲水并不美好。
后代放此诚堪悲:后代看到这样的情况,会感到悲哀。
译文及注释详情»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的作品有《宛陵先生集》60卷,《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