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翡翠林梢青黛山。小楼新罨画,卷珠帘。碧纱窗外水挼蓝。凭栏处,相对玉纤纤。人散酒阑珊。夜长都睡皱,唾花衫。一弯残月下风檐。凌波去,罗袜步蹁跹。
译文及注释:
翡翠林梢青黛山。
翡翠林梢,绿色的山峰。
小楼新罨画,卷珠帘。
小楼上新绘画,卷起珠帘。
碧纱窗外水挼蓝。
碧纱窗外水波荡漾。
凭栏处,相对玉纤纤。
站在栏杆处,相对着美玉般纤细的人。
人散酒阑珊。
人们散去,酒宴渐渐消散。
夜长都睡皱,唾花衫。
夜晚漫长,都已入眠,衣衫皱皱,唾液染花衣。
一弯残月下风檐。
一弯残月挂在风檐下。
凌波去,罗袜步蹁跹。
轻盈地行走,罗袜婀娜地蹁跹。
注释:
翡翠林梢青黛山:翡翠林指绿色的树林,梢指树梢,青黛山指青色的山。这句描述了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小楼新罨画,卷珠帘:小楼上新绘制的画,珠帘被卷起来。这句描绘了小楼的装饰和布置。
碧纱窗外水挼蓝:碧纱窗外的水呈现出蓝色。这句描绘了窗外的水色。
凭栏处,相对玉纤纤:站在栏杆旁,与对方相对,对方如玉一般纤细。这句描绘了两人相对的情景。
人散酒阑珊:人们散去,酒宴结束。这句描绘了宴会的结束。
夜长都睡皱,唾花衫:夜晚很长,都睡得皱皱的,衣服上还有口水的痕迹。这句描绘了夜晚的疲惫和衣服的凌乱。
一弯残月下风檐:一弯残月挂在风檐下。这句描绘了夜晚的月亮。
凌波去,罗袜步蹁跹:轻轻地踏着水面离去,罗袜的步伐轻盈。这句描绘了人物的离去。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向滈简介: 向滈(773-819)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词人。自小便喜欢创作诗歌,才华横溢,然而贫困阻碍了他的发展。他的妻子的父亲曾将他的妻子嫁给了别人,因为不愿意女儿与一个贫穷的人过活。 但向滈和他妻子相互扶持,最终共同度过了贫困的岁月。他们的感人故事被后人传颂,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向滈的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卜算子》、《西江月》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词作都流传至今。他对于宋代文学的贡献不可忽视,他的词歌曲抒发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与思想,以及社会的风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向滈在819年去世,享年47岁,留下了一部美丽动人的词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