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晴江迥阔。又客里天涯,还叹轻别。万里潮生一棹,柳丝犹结。荷衣好向山中补,共飘零、几年霜雪。赋归何晚,依依径菊,弄香时节。
料此去、清游未歇。引一片秋声,都付吟箧。落叶长安,古意对人休说。相思只在相留处,有孤芳、可怜空折。旧怀难写,山阳怨笛,夜凉吹月。
译文及注释:
晴江迥阔。又客里天涯,还叹轻别。万里潮生一棹,柳丝犹结。荷衣好向山中补,共飘零、几年霜雪。赋归何晚,依依径菊,弄香时节。
晴朗的江面广阔无垠。我又客居在陌生的天涯,心中不禁感叹轻别之苦。万里江潮涌动,只有一叶小舟,柳丝依然缠绕。我身穿荷衣,愿意去山中寻找补偿,共同经历飘零的岁月和几年的霜雪。何时才能归去,依依不舍地走过菊花盛开的小径,享受芬芳的时节。
料想这次离去,清净的游玩还未结束。我引来一片秋天的声音,都收入吟箧中。落叶飘落在长安城,古老的意境无需对人言说。相思之情只能在相留之处感受,有些孤芳可怜地空自折。旧时的怀念难以言表,山阳的怨恨在笛声中流淌,夜凉吹拂着明亮的月光。
注释:
晴江迥阔:晴朗的江面广阔无垠。
又客里天涯:又是客居在陌生的地方。
还叹轻别:再次感叹离别的轻巧。
万里潮生一棹:江水波涛汹涌,只需一艘小船。
柳丝犹结:柳树的垂柳还未散开。
荷衣好向山中补:荷花的衣裳最好修补在山中。
共飘零、几年霜雪:一起飘零了几年的霜雪。
赋归何晚:何时才能归去?
依依径菊:依依不舍地走在菊花的小径上。
弄香时节:正是摘取香气的时节。
料此去、清游未歇:预料到这次离去,清净的游玩还未结束。
引一片秋声:引起一片秋天的声音。
都付吟箧:都放入吟诗的笔记本中。
落叶长安:落叶在长安城。
古意对人休说:古老的意境不必对人说。
相思只在相留处:相思只存在于相互留恋的地方。
有孤芳、可怜空折:有些孤独的花朵,可怜地折断了。
旧怀难写:旧时的思念难以表达。
山阳怨笛:山阳地区的怨恨之笛。
夜凉吹月:夜晚凉风吹拂着月亮。
译文及注释详情»
张炎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为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是“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他的著作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