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良辰佳节。问底事,十番九番为客。景物春妍,莺花日闹,自是情怀今别。只有思归魂梦,却怕杜鹃啼歇。消凝处,正丝扬冉冉,寸肠千折。
谩说。临曲水,修竹茂林,人境成双绝。俯仰俱陈,彭殇等幻,何计世殊时隔。倚楼碧云日暮,漠漠远山千叠。沈醉好,又城头画角,一声声咽。
译文及注释:
良辰佳节。问底事,十番九番为客。景物春妍,莺花日闹,自是情怀今别。只有思归魂梦,却怕杜鹃啼歇。消凝处,正丝扬冉冉,寸肠千折。
美好的时光和节日。询问底细,十次九次都是客人。春天的景物美丽,黄莺花儿欢闹,只有情感如今分离。只有思念归乡的魂魄,却害怕杜鹃停止啼叫。心情凝聚之处,细丝飘扬,内心痛苦万分。
谩说。临曲水,修竹茂林,人境成双绝。俯仰俱陈,彭殇等幻,何计世殊时隔。倚楼碧云日暮,漠漠远山千叠。沈醉好,又城头画角,一声声咽。
胡言乱语。在曲水边,修竹茂密的林中,人与环境成为绝妙的一对。仰望或俯视,彭殇等幻境,世界如何计算时光的隔阂。倚在楼上,碧云渐渐消失,远山模糊重叠。陶醉其中,又有城头上的画角,一声声低沉。
注释:
良辰佳节:美好的时光和节日。
问底事:询问底细的事情。
十番九番为客:多次拜访作客。
景物春妍:春天的景色美丽。
莺花日闹:莺鸟在花丛中欢快地叫唤。
自是情怀今别:表示此刻的情感与以往不同。
只有思归魂梦:只有思念归乡的心情和梦境。
却怕杜鹃啼歇:却担心杜鹃鸟停止鸣叫。
消凝处:消散凝聚的地方。
正丝扬冉冉:细丝飘扬。
寸肠千折:心中的愁苦纠结成千结。
谩说:胡乱说。
临曲水:临近曲水。
修竹茂林:茂密的竹林。
人境成双绝:人与环境相得益彰。
俯仰俱陈:仰望和俯视都能看到。
彭殇等幻:彭殇等人的幻影。
何计世殊时隔:怎样才能解决世事的差异和时光的隔阂。
倚楼碧云日暮:倚在楼上,碧云在太阳落山时。
漠漠远山千叠:远处的山峦模糊重叠。
沈醉好:陶醉的好景。
又城头画角:又是城头上吹奏角的声音。
一声声咽:一声声低沉。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吴潜简介: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出生于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他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考中进士,以第一的成绩被授予承事郎官,后任江东安抚留守等职。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但是次年吴潜便被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军南侵攻鄂州,吴潜因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并改封许国公,但最终仍然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次罢相。他被流放到建昌军,并被迫迁往潮州、循州等地。 吴潜精通文学,多才多艺,与姜夔、吴文英等人交往。他的词风沉郁、感慨特深,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更近于辛弃疾的风格。他的代表作品有《六州歌头》、《虞美人·山中雪后》等。他著有《履斋遗集》,其中包括了他的一些散文和诗歌作品,同时,他的词集也被收录在《履斋诗余》中。吴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作风骨独特,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