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拼音译文赏析

  • zhè
    tiān
  • [
    sòng
    ]
    xiàng
  • xiāng
    lín
    shì
    zhù
    qīng
    jiāng
    nǎi
    yáng
    zūn
    dào
    guāng
    wén
    ān
    xiān
    shēng
    zhī
    suǒ
    ér
    zhú
    chí
    guǎn
    shèn
    zhī
    sūn
    liǎng
    shān
    cóng
    yóu
    suǒ
    weì
    bǎi
    huā
    zhōu
    zhě
    yīn
    dōng
    ér
    míng
    cháng
    weí
    jué
    shì
    hòu
    guǎng
    广
    shēng
    weí
    shì
    yún
  • wèn
    qīng
    jiāng
    luò
    yáng
    shān
    lín
    zǒng
    shì
    bān
    xiāng
    liǎng
    jiā
    zhàn
    西
    nán
    shèng
    shì
    qián
    rén
    xìng
    yáng
  • shí
    zuò
    zhěn
    zuì
    weí
    xiāng
    ǒu
    huā
    líng
    jiǎo
    mǎn
    chí
    táng
    suī
    zhōng
    dǎo
    shàng
    zòu
    suí
    rén
    cháng

原文: 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
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
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译文及注释
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
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
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
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
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
莫问清江与洛阳。
山林总是一般香。
两家地占西南剩,
可是前人例姓杨。
石作枕,醉为乡。
藕花菱角满池塘。
虽无中岛霓裳奏,
独鹤随人意自长。

芗林居士卡筑清江,这是杨遵道光禄的故居。
古时候文安先生也喜欢这样的地方,而且竹木池馆也很相似。
他的子孙和两位苏轼、苏辙,还有山谷一起游玩。
所谓百花洲,是因为东坡而得名,曾经写过绝句来纪念这件事。
后来戏谑地广为传唱,成为了这首词的歌词。

不要问清江和洛阳哪个更好。
山林总是一样的香。
两家地占了西南的剩余地,
可是前人的例子姓杨。

石头做成枕头,醉酒成为故乡。
藕花和菱角充满了池塘。
虽然没有中岛上的霓裳乐曲,
但孤独的鹤随人的意愿自由自在地长生。
注释:
芗林居士:指杨遵道,他的别号是芗林居士。
卡筑清江:卡筑指修建,清江指清澈的江水,表示杨遵道修建了一座位于清江边的居所。
杨遵道:指杨遵道,他是光禄大夫的官职,表示他的身份和地位。
文安先生:指苏轼,他的字是文安,先生是对他的尊称。
竹木池馆:指苏轼的居所,以竹木为材料修建的池塘和建筑物。
两苏:指苏轼和苏辙,两位苏氏兄弟。
山谷:指王安石,他的字是山谷。
百花洲:指苏轼在洛阳时所居住的地方,因为他在那里写了一首绝句而得名。
绝句:指苏轼写的一首四行诗。
戏广其声:指苏轼的绝句被广泛传播和流传。
莫问清江与洛阳:表示不要问清江和洛阳哪个更好,因为山林的美景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山林总是一般香:表示山林的气息总是一样的芬芳。
两家地占西南剩:指杨遵道和苏轼的后代在西南地区占据了剩余的土地。
前人例姓杨:指杨遵道的后代和前人一样姓杨。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向子諲简介: 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多写抒情诗,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