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逸僧戛碗为龙吟,世上未曾闻此音。一从太尉房公赏,
遂使秦人传至今。初戛徐徐声渐显,乐音不管何人辨。
似出龙泉万丈底,乍怪声来近而远。未必全由戛者功,
真生虚无非碗中。寥亮掩清笛,萦回凌细风。
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乍向天台宿华顶,
秋宵一吟更清迥。能令听者易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
今日铿锽江上闻,蛟螭奔飞如得群。声过阴岭恐成雨,
响驻晴天将起云。坐来吟尽空江碧,却寻向者听无迹。
人生万事将此同,暮贱朝荣动还寂。
译文及注释:
逸僧戛碗为龙吟,世上未曾闻此音。
逸僧:指逸僧戛,戛碗:指用碗戛击发出的声音,龙吟:指声音如龙吟。
一从太尉房公赏,遂使秦人传至今。
太尉房公:指房玄龄,秦人:指秦始皇。
初戛徐徐声渐显,乐音不管何人辨。
徐徐:指声音逐渐响起。
似出龙泉万丈底,乍怪声来近而远。
龙泉:指深不可测的地方。
未必全由戛者功,真生虚无非碗中。
戛者:指戛碗的人,碗中:指碗的内部。
寥亮掩清笛,萦回凌细风。
寥亮:指声音清脆悦耳。
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烟杪:指远处的山头。
乍向天台宿华顶,秋宵一吟更清迥。
天台宿华顶:指高处的地方。
能令听者易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
易常性:指使人心情平静。
今日铿锽江上闻,蛟螭奔飞如得群。
铿锽:指声音的响亮。
声过阴岭恐成雨,响驻晴天将起云。
阴岭:指山脉。
坐来吟尽空江碧,却寻向者听无迹。
人生万事将此同,暮贱朝荣动还寂。
暮贱朝荣: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注释:
逸僧戛碗为龙吟:逸僧指的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僧人,他用碗戛击发出的声音如龙吟般悠扬。
世上未曾闻此音:这样的声音在世间从未听闻过。
一从太尉房公赏,遂使秦人传至今:太尉房公赏识了逸僧的才华,从此将这种技艺传承给了秦人,一直流传至今。
初戛徐徐声渐显,乐音不管何人辨:刚开始戛击碗时,声音渐渐显现,乐音如此美妙,无论谁都能感受到。
似出龙泉万丈底,乍怪声来近而远:声音仿佛来自深不可测的龙泉,有时近有时远,让人感到奇怪。
未必全由戛者功,真生虚无非碗中:这种声音并非完全是由戛击者的功力所致,而是碗中的真实存在。
寥亮掩清笛,萦回凌细风:声音清脆明亮,盖过了清笛的声音,回荡在细风中。
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远远地听到声音不断传来,此时万物的声音都消失了,天地宁静空灵。
乍向天台宿华顶,秋宵一吟更清迥:有时声音似乎来自天台宿华顶,秋夜吟唱更加清晰悠远。
能令听者易常性,忧人忘忧躁人静:这种声音能够使人心境平和,让忧愁的人忘却忧愁,让烦躁的人安静下来。
今日铿锽江上闻,蛟螭奔飞如得群:今天在江上听到了铿锵之声,如同蛟龙奔腾飞舞。
声过阴岭恐成雨,响驻晴天将起云:声音穿过阴岭,恐怕会引来雨水;声音停留在晴朗的天空中,将会引起云的聚集。
坐来吟尽空江碧,却寻向者听无迹:坐在这里吟唱,声音尽在空旷的江水中回荡,却找不到声音的来源。
人生万事将此同,暮贱朝荣动还寂:人生的一切事物都会如此,黄昏时贫贱,早晨时荣耀,都会转瞬即逝。
译文及注释详情»
皎然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字清昼,俗姓谢,出生于吴兴(浙江省湖州市),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诗风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