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歌》拼音译文赏析

  • zhòng
    táo
  • [
    táng
    ]
    bái
  • shí
    táo
    zhòng
    nián
    shēng
    èr
    nián
    cháng
    zhī
    sān
    nián
    táo
    yǒu
    huā
  • zuó
    liù
    suì
    zhuó
    zhuó
    shèng
    fēn
    huá
    dài
    jiǔ
    zài
    yǒu
    jiǎn
    ér
    jiā
  • chūn
    shào
    jīn
    chūn
    jiàn
    duō
    míng
    nián
    hòu
    nián
    hòu
    fāng
    dāng
  • mìng
    jiǔ
    shù
    xià
    yǐn
    tíng
    beī
    shí
    yīn
    táo
    gǎn
    beī
    zhā
    chéng
    kuáng

原文: 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
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芬华。迨兹八九载,有减而无加。
去春已稀少,今春渐无多。明年后年后,芳意当如何。
命酒树下饮,停杯拾馀葩。因桃忽自感,悲吒成狂歌。



白居易简介
唐朝 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