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文本是一篇对辛弃疾的一首词作的赏析。辛弃疾在这首词作中,通过对自然界节令推移的描写,表达了满腔的忧国之情。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正月初一,也就是立春之日,他写下了这首名为《浣溪沙·椒图彩胜》的小词。
这首小词充满比兴之美,以椒盘和彩胜为主题,将节日里年轻人热闹、快乐的场景和自己的忧伤比较起来。从“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开始,辛弃疾通过描写节日里那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年轻人们追逐春幡、插上幡胜的情景,来衬托自己“忧愁风雨”的老年怀抱。接着,“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这两句,则将笔锋一转,说明自己并非不喜欢春天,不热爱生活,而是痛感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自己早已成为“往日”的遥远回忆。而且,其不爱春天热闹的原因还有更深的意义。在过去的岁月里,作者岁岁苦盼春来花开,但是没有等到那个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他对于国家大事的挂怀和忧虑使得自己的思想渐渐老练。
辛弃疾在创作这首小词时,使用了比兴之体,通过婉转的语言表达自己满腔的忧国之情,将自然界的节令与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憧憬融合在一起。整首词作令人回味无穷,传达了辛弃疾对于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于生命流转的感慨,而这种深入人心的表达方式也成为了辛弃疾文艺创作的核心特点。
诗文: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