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篇诗歌是李商隐在大中年时期在东川时创作的,这段时间正是他经历极度痛苦的阶段。在此期间,他失去了深爱的妻子王氏,同时又怀念故乡,思绪难以平静,加上身体也日渐虚弱,情绪异常低落,内心充满悲愁。由此可见,他的人生经历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
除此之外,李商隐此时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笃信佛家禅理,开始和衲子有来往。青年时期他曾好道,有“学仙玉阳东”的想法,和道流产生过相当密切的联系。现在,李商隐的诗歌又奉佛,这一转变对于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不小的消极影响。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李商隐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悲伤与无奈,他的作品也因此充满了深沉的忧愁之情。而这种消极的情感,更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为他后来的创作之路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诗文: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空庭苔藓饶霜露,
时梦西山老病僧。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