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麻涧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在唐代开成四年(839年),杜牧被授予左补阙和史馆修撰的职位,即将前往京城工作。在这之前,他先和杜顗一同从宣州出发,前往浔阳(今江西九江)。二月时,他们沿着长江和汉水溯流而上,穿越南阳、武关,最终抵达商山。在此期间,杜牧创作了一首题为《登楼》的诗歌。 商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景色秀美的名山,自古以来就被诸多文人墨客所留恋。到了唐代,商山更是成为了许多文人士子的求学胜地,而杜牧也不例外。他在商山登上高楼,放眼望去,看到了云气缭绕、古木森森的山峦,听到了鸟语花香、山泉潺潺的自然声音,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股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他便凭感而发,创作了这首题为《登楼》的诗歌,抒发了自己在商山游历时的感受和心情。 这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将商山的景色、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云气和烟霭缭绕在山林间,柳树垂下的阴影中有十余家人家,锦雉和野鹿在芳草地上飞跃奔跑,村巷中的鸡鸭和家畜在春日斜阳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长眉老翁悠闲自在地斟酒,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而自然,让人感叹自己舟车行旅总奔忙,心中惆怅不已。最后,杜牧更是在溪边乱涂涂鸦,留下了自己心中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歌不仅是杜牧走过商山时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它流露出了杜牧清新淡雅、闲适自在的诗人风度,也展现了他豁达洒脱、追求自由的思想境界。


诗文: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