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二:
关键是要有志向、有追求,不停地向上努力。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值得赞美和鼓舞。
苏轼这首《赤壁草》是写给他的朋友董传的,表达了对其一生的赞美和支持。董传是一个普通人,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不惧艰难,不断追求进步。苏轼在诗中赞扬了董传的精神,将其塑造成一个勇敢、坚强、充满希望的形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写的是董传的穿着打扮和内在素质。低质量的衣物和粗糙的生活不能阻挡董传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决心。后两句“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则表达了董传的追求和梦想。他不愿意陷入平庸的生活,希望通过科举一举出人头地。
最后两句“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则强调了董传身处困境,但依然不放弃追求进步的信念。尽管他没有钱买马,不能“寻春马”,也无法成为“择婿车”的主角,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向前走。
苏轼的这首诗充满了对董传的赞美和激励,同时也是对每个人坚持追求梦想、不畏挫折的精神的呼唤。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也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只要有追求、有希望、有信念,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