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故事:
陆游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他一生追求的就是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29岁时,他参加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又参加礼部考试,然而他的名次在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陆游在考试的文章中提及“北伐中原”,引起秦桧不满,被取消了考试名次。
直到秦桧去世后,陆游才出仕为官。宋孝宗时,陆游积极支持北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将张浚主持的北伐战斗以失败告终,陆游也在投降派的攻击下罢官免职。
陆游先后在主战派将领王炎和好友范成大的幕府中参赞事务,然而抗金的理想始终得不到实现,他常有放纵饮酒的行为,这让官场上的同僚们以此作为攻击他的武器。陆游索性给自己起了个“放翁”的别号。
嘉定二年十二月,86岁的陆游带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他在临终前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写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诗中表达了他对没有完成收复北方的遗憾和家国情怀:“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一个有志气、爱国心强的人,他为实现收复北方的理想而奋斗终生,虽然未能看到理想成真,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家国的热爱与情感。他的作品或抒发爱国思想,或表达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