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这首词是一篇咏史词,采用越国美女西施的故事作为主线,写出了历史兴亡之感慨和凭吊。词的上片主要描写西施,其“倾国倾城”的美貌被形容得极其绝世艳美。这一形容在《汉书·外戚传》中有所出处,用于描述具有无可匹敌魅力的女性。而在词中,“倾国倾城”四字则特指越国浣纱美女西施。她的美貌被越王勾践当作献给吴王夫差达到祸国乱政的工具,最终导致了吴国覆灭。在这种背景下,“恨有余”也就更加深刻地表现出了西施的内心痛苦和不满,使人对这位美女的遭遇深感同情。
词的下片则通过“姑苏”的地名和“雪肌肤”的美容词语,将读者带入到姑苏台上春霄宫中。西施在此地内心孤独凄苦,泪水曾多次暗流不止。她撑一把伞,倚风凝睇,远望故乡。这一场景的描写充满了悲凉和凄婉之感,也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位美女的无奈和苦楚。
总体而言,这首词运用了历史典故作为主线,抒发出对历史恩怨的感叹和人物命运的悲怆。通过对西施的描写,将诗情融入到历史沉淀之中,形成了一种凄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