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抑抑。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々。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鉴赏:
初筵”为开头。第三部分只有一章,是以“酒旗麾鹪”的描述作为起点,揭示醉态下人们的丑陋行径。整首诗表现出的是诗人对于当时君臣沉湎于酒宴、失去了良心和理智的深刻忧虑和批评。
首先我们可以从诗歌的题材着眼,该诗写贵族饮酒场面,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情境和习俗。其次也可以从诗的形式结构着手,认真分析每个章节在整体诗意和意象构建中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文学价值上与《大雅·抑》具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警醒人们过度娱乐所带来的危害为主题,同时还描绘了当时贵族饮酒的文化和礼仪。可以说,《宾之初筵》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的来说,《宾之初筵》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精妙的构思,将当时社会风气的丑陋展现出来,发出了关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呼声。这种批判现实的精神,表现出作者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文学成就。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来自《毛诗》,是一首写贵族饮酒场面的诗。据《毛诗序》所述,这首诗作于周幽王荒废时期,当时君臣上下沉湎于酒宴,饮酒无度,导致天下不治。而卫武公刺时入场,见到饮酒失态的现象,为此作了这首诗以自警。该诗言辞豪放,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景象,同时借着揭示宴席上人们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警醒之意。
另外,关于这首诗的作者,历来没有定论。有的人认为是齐国大夫韩宣子所作,有的人则认为是卫武公所作。不过,这并不影响这首诗对古代宴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记录与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贵族饮酒的场景和礼仪,以及对于饮酒失态的警惕和关注。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 瓜果:指水果。
- 喝醇:指喝上佳的酒。
- 钟鼓:在古代宴会上用以配合乐器演奏的器具。
- 大靶:在弓箭手比赛中指挂靶所用的布帘子。
- 张挂:悬挂、装饰。
- 籥:一种吹奏乐器。
- 快喝起:指大家都开始畅饮。
- 暗喜:指暗自高兴。
- 礼数周到:指礼节安排得非常完备。
- 情意厚:指亲情深厚。
- 和乐欢快:指气氛愉悦。
- 本领:技能、能力。
- 宴:指宴会。
- 温良恭谨:指态度温和有礼。
- 威严庄重:指态度严肃庄重。
- 荡然:指破坏或消失得很彻底。
- 紊乱:混乱不整齐。
- 现丑态:展现出丑陋或不得体的表现。
- 左摇右晃:指动作摇晃不稳定。
- 踉跄:指行走不稳,踉跄前进的样子。
- 托福:相互委屈,互相容忍。
- 败德留坏样:指因喝醉酒或做出不雅行为而败坏风度。
- 仪态要端庄:指在喝酒时也要保持合适的举止态度。
- 酒监:官府设立的专门协助管理酒业的机构。
- 酒史:记录各种酒的品质、来源、价格和历史的书籍。
提示:以上翻译中有些用词可能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这是因为该诗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与我们现代有很大差异所致。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