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译文及注释: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未曾经历修行隐居,谁会相信我如今已经成名。
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无意中被良匠描绘,轻风助我一跃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我刚刚开始自夸,但仍怀疑自己是否能到达蟾宫。
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雨后夕阳余晖照耀,几人在平地上仰望我在碧霄中的身影。
注释:
未遇行藏:指作者在早年时未能得到名利,没有被人所知。
如今方表名踪:现在才开始展露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名声。
无端良匠画形容:指作者的才华是天生的,不是经过刻意培养的。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比喻作者的才华得到了发扬光大,一下子就获得了成功。
才得吹嘘身渐稳:指作者的才华得到了认可,自己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成就。
只疑远赴蟾宫:指作者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雨馀时候夕阳红:指在雨后的时候,夕阳的颜色更加鲜艳。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指作者已经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站在高处,俯瞰众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二:
谓,取决于他本人是否努力奋斗,在逆境中是否能够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侯蒙在这首词中写道:“未遇行藏谁肯信”,深刻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此外,他更为人所称道的是他那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态度,在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时,能够以一颗宽容的心态积极面对,笑对人生的种种不利和迷茫,不向命运低头,不屈服于外在环境的压力和限制。
而这种心态,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学习的。在现实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能改变外在环境的压力,但是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用一种豁达、乐观、积极的方式来面对它们。正如侯蒙一样,我们需要摆脱固有的观念和思维定式,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平衡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只有在这样宽广、开放、包容的心态下,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真实的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赏析二详情»
赏析一:
晚时分,夕阳余晖照耀着天空,风筝随着风儿飘荡。这一系列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小人们不断攀爬,只为追求更高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将自己置于卑微之处,却仍然不停地向上攀爬,永不满足。
整首词以风筝为比喻,表现了一个人在封建社会中如何挣脱困境,摆脱歧视,追求自我价值。侯蒙在词中通过讥讽小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无情和不公。在这种环境下,他用自己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最终成功地脱颖而出。这首词深刻地揭示了小人的真面目,以及慷慨激昂的士人强烈而又执着的追求。
总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蕴深刻,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既富有现实意义,又有哲理渗透,极具文学价值。
赏析一详情»
鉴赏:
这首讽喻词以风筝为写作主题,表面上是一首写景之作,但在骨子里却潜藏着尖锐的讽刺。词人侯蒙通过写风筝这一具体事物,揭示出封建社会中那些势利小人趋炎附势、逢迎奉承的丑恶行径。
词的上片以自嘲开始,“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这一句话暗示了词人的处境,感觉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被人看重,被人嘲笑成为了“表名踪”的对象。接下来的几句话则通过写画家将他的形象绘制在风筝上,暗示这些势利小人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往上爬,直至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这句话,用风筝升空来比喻势利小人升职加薪,意蕴深刻。这句话不仅传递了风筝飞升的生动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这些人升迁的得意和得胜之情。此处词人不仅在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也着重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不满。
接下来的下片紧承上片思路,词人通过描写飞空后的情形,深化了对势利小人的讽刺。 “何事遮寒阁,今宵共问东风。”这句话,本意是表达对东风的怀念和期盼,但从寓意上讲,是在提醒读者不能只看到虚荣和权力的表象,而是要追求更高尚的品质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讽喻词巧妙地将风筝作为一个象征,将尖锐的讽刺放在物的表象之下,让读者从具体的事物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通过皮毛之下的真相,它使我们感受到了帝制时代的弊端,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自己的审美境界和道德观念。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侯蒙,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他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屡不中,被人讥笑。更让他感到沮丧的是,他长相普通,甚至可以说有些难看。这使得他进一步丧失了信心。
然而,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却遇到了一件让他耳目一新的事情。有一位轻薄的少年在风筝上画了他的像,并且故意将风筝放在天空中,来讽刺侯蒙想要上天的愚蠢。面对这样的恶意讽刺,侯蒙并没有沮丧或者愤怒,而是选择了相反的方式来应对——他大笑起来,并且在风筝上题词《临江仙》。
这首词激发了侯蒙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灵感,也让他赢得了自信。多年的苦读终于有了回报,他的才华终于得到了认可,因此,他在三十一岁时终于中了举人,并且在政治领域迈向了更高的阶段。后来,侯蒙更是历经坎坷,官至南朝宋的宰相,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和钦佩的政治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经历挫折和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但只要保持乐观心态,并且从中汲取有效的启示,便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像侯蒙一样,他并没有被恶意讽刺打倒,而是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它,从中发掘了自己的才华,并且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1. 隐居(yǐn jū):指隐遁不出的居住。
2. 名声(míng shēng):指人物或事物的名声或声誉。
3. 踪迹(zōng jì):人或动物留下的路径或痕迹。
4. 风筝(fēng zhēng):一种用纸和竿子制作成的飞行器具,常见于游戏和民间庆祝活动中。
5. 借着(jiè zhe):利用;趁着。
6. 乘风直上(chéng fēng zhí shàng):形容顺风舒适地向上飞行。
7. 雨后(yǔ hòu):指雨后的时刻。
8. 夕阳西下(xī yáng xī xià):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9. 羡慕(xiàn mù):因对别人的财富、优点、成就等心生嫉妒而愿意得到同样的东西。
译文及注释详情»
侯蒙简介: 侯蒙(1054~1121)是北宋的官员,字元功,谥文穆,出生于今天的山东省高密市。他曾担任过户部尚书等要职。他是一位文学家,在宋徽宗崇宁年间活跃于文坛。他的词作有《全宋词》第一册收录,而他的散文作品则被收入《全宋文》卷二七○四。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宋史》卷三五一的本传中找到相关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