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讽喻词以风筝为写作主题,表面上是一首写景之作,但在骨子里却潜藏着尖锐的讽刺。词人侯蒙通过写风筝这一具体事物,揭示出封建社会中那些势利小人趋炎附势、逢迎奉承的丑恶行径。
词的上片以自嘲开始,“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这一句话暗示了词人的处境,感觉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被人看重,被人嘲笑成为了“表名踪”的对象。接下来的几句话则通过写画家将他的形象绘制在风筝上,暗示这些势利小人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往上爬,直至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这句话,用风筝升空来比喻势利小人升职加薪,意蕴深刻。这句话不仅传递了风筝飞升的生动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这些人升迁的得意和得胜之情。此处词人不仅在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也着重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不满。
接下来的下片紧承上片思路,词人通过描写飞空后的情形,深化了对势利小人的讽刺。 “何事遮寒阁,今宵共问东风。”这句话,本意是表达对东风的怀念和期盼,但从寓意上讲,是在提醒读者不能只看到虚荣和权力的表象,而是要追求更高尚的品质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讽喻词巧妙地将风筝作为一个象征,将尖锐的讽刺放在物的表象之下,让读者从具体的事物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通过皮毛之下的真相,它使我们感受到了帝制时代的弊端,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自己的审美境界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