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夜》拼音译文赏析

  • shí
    èr
    yuè
    shí
  • [
    qīng
    ]
    yuán
    meí
  • chén
    chén
    gēng
    jiàn
    jiàn
    rén
    shēng
    jué
  • chuī
    dēng
    chuāng
    gēng
    míng
    yuè
    zhào
    tiān
    xuě

原文: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相关标签:写人

译文及注释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深夜了,更鼓敲得急促,渐渐听不到人声。)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吹灭了灯,窗外月光更加明亮,照耀着一片白雪。)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闷声的更鼓从远处一阵紧一阵地传来,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我也吹灭油灯准备入睡,但灯灭后却发现房间更亮了,原来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撒满白雪,明亮的圆月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比吹灯前还要明亮。 注释: 1. 闷声:指鼓声深沉有力; 2. 更鼓:宣布时间的乐器,鸣奏两个音节,即“更鼓”,表示把更换时刻提前或推迟一个时辰; 3. 一阵紧一阵:形容闷声鼓声响起的不规则性和有节奏性; 4. 忙碌:指工作或生活中充满繁忙、紧张等因素; 5. 入睡:进入睡眠状态; 6. 市井:城市的街市、商业中心,也指喧嚣、热闹的场所; 7. 慢慢平息:渐渐变得安静; 8. 吹灭:用呼吸将灯火熄灭; 9. 明月:指皎洁明亮的月光; 10. 撒满:遍布整个大地; 11. 白雪:指雪花,因雪晶细小、形状多变而多姿多彩; 12. 交相映照:互相映照、呼应; 13. 窗上:窗户的表面; 14. 显得:表现出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袁枚简介: 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出生于1716年,死于1797年,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诗文以清新淡雅著称,深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