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译文及注释:
并刀如水:并刀挥动起来像水流一样流畅
吴盐胜雪:吴地盐比雪还珍贵
纤手破新橙:纤细的手指掰开新鲜的橙子
锦幄初温:锦缎的帐幕刚刚温暖
兽烟不断:兽皮燃烧的烟雾不停
相对坐调笙:相对而坐,吹奏笙管
低声问向谁行宿:轻声问问谁在旅店过夜
城上已三更:城墙上已经过了三更时辰
马滑霜浓:马蹄滑溜,霜气浓重
不如休去:不如就此休息
直是少人行:路上行人稀少
注释:
并刀如水:并刀,指并排的刀,如同水流一般流动。
吴盐胜雪:吴地盐产量丰富,盐堆如雪。
纤手破新橙:纤手,指纤细的手。破新橙,指剥开新鲜的橙子。
锦幄初温:锦幄,指锦缎做的帐幕。初温,指刚刚搭起来还没有完全温暖。
兽烟不断:兽烟,指猎物的烟。不断,指不停地升起。
相对坐调笙:调笙,指笙乐。相对坐着一起听笙乐。
低声问向谁行宿:低声,指轻声细语。问向谁行宿,指询问谁在外面住宿。
城上已三更:三更,指夜晚的第三个时辰,即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马滑霜浓:马蹄滑,霜气浓。
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指不如此。直是,指只有。少人行,指路上行人很少,不如休息。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是对一首词的赏析,这首词是周邦彦所作,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秦楼楚馆中与一位女子的故事。虽然这种主题在当时是常见的,但是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低俗的,意识上也比较低下。然而,周邦彦的这首词却因为他描绘了女子的微妙心理状态和特有的口吻而引起选家的注意。用五十一字来深入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很少见的。
这首词采用了富有暗示力的特写镜头,通过并刀、吴盐和女子手中的新橙等道具来描述女子的微妙动作和心理状态。这种手法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情节,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余韵和想象空间。
因此,这首词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它将古代诗词刻画人物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周邦彦居于京城时,与名妓李师师相好。宋徽宗赵佶听到李师师的艳名后,也来凑热闹,常微行到李师师家中。一次,周邦彦正和李师师亲昵,突然听说皇帝大驾光临,惊惶之下,急忙钻到床下。赵佶满脸笑容的走进来,从袖子里取出一个橙子,亲手剥了,道:“师师,这可是从江南进贡来的,来,尝一口!”周邦彦躲在床下,大气都不敢出,却还要忍受心上人与皇帝戏虐调情、颠龙倒凤,心中痛苦可想而知。第二天,他将这段见闻,填了一首《少年游》,送给师师一表心迹:“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几天后,赵佶再度光临,听到师师演唱这首词,明白作者当天一定在屋里,顿时打翻醋坛问是何人所作。师师不敢隐瞒,只得道:“周邦彦词。”赵佶拂袖而去。参考资料:1、傅璇琮、李克 .《婉约词 豪放词》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9 :第145-146页 .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情人双双共进果橙。破橙的刀具光洁,像清水那样澄澈;盛橙子的盘子明净,果蔬新鲜。美人端庄高雅,用她的纤纤细手亲自为心上人般破新橙。女子对男子的一片温情,男子怎能不知呢?室内,华美的帐幔轻轻低垂,袅袅的录像是室内弥漫着暖融融的气息,彼此之间的柔情蜜意也似乎融化在这温馨的气息中了。他们相对而坐,男子陶醉在女子的笙曲中。夜深了,男子起身向与女子告别,女子低声问他:你现在哪里入宿呢?现在已经是三更时分了,外面寒风凛冽、路滑霜寒,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
译文及注释详情»
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官职,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