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及注释:
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在高处哀鸣,天空高远,风势猛烈,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边清澈,沙滩洁白,鸟儿飞回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的树叶落下,发出萧萧声响,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滚滚向前,永不停歇。
万里悲秋常作客,漫长的秋季,常常漂泊在外,
百年多病独登台。经历了百年,身体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经历了艰难困苦,忧愁满头白发,
潦倒新停浊酒杯。落魄潦倒,不再饮酒。
注释:
风急:风势猛烈。
天高:天空高远。
猿啸哀:猿猴悲鸣。
渚清:水边清澈。
沙白:沙滩洁白。
鸟飞回:鸟儿飞回。
无边:没有边际。
落木:落叶的树木。
萧萧:落叶声。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滚滚:滔滔不绝。
万里悲秋:秋天的景色悲凉,感叹千里之遥。
常作客:经常旅行。
百年多病:多年的疾病。
独登台:独自登上高台。
艰难苦恨:经历了艰难困苦和痛苦的折磨。
繁霜鬓:头发上覆盖着厚厚的霜雪。
潦倒:落魄失意。
新停:刚刚停止。
浊酒杯:喝着浑浊的酒。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将首句末字用平声,“风”与“举”押韵,这种意料之外的巧妙处理,为整首诗注入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动感和活力。
此诗以其生动形象、表现深刻、气势磅礴等多方面因素成为了唐代七言律诗里的经典之作。首联便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以夔州的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运用精准的对仗和有力的语言,将自然风光的巨大魅力展现出来,让读者仿佛自己置身其中。
此外,杜甫还在诗中抒发了他那种孤寂而忧愁的情感,呈现了诗人旅途漫长、身心疲惫、孤苦无依的生命状态。如“久客逢知音,少年多薄命”,可见他内心的孤独和沉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那种对人生深刻思考的态度。
综上所述,《登高》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个文学创作和审美艺术的经典代表。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深入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让人们感受到杜甫的诗歌才华和思想深度。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是杜甫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所写。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却在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但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然而,他因病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依靠当地都督的照顾才能生活下去。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他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撰写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这首诗深沉内敛、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悟。它既是杜甫艰辛人生的写照,也是杜甫借景抒怀的绝佳之作。
创作背景详情»
煮酒论诗词:
凄紧秋风忆往昔,
高远青天望无际。
悲凉猿声嗟世事,
清凉江水涤忧愁。
白如玉沙滩坚毅,
回旋群鸟舞彩虹。
萧萧落叶滚滚水,
国运艰难泪满襟。
白发衰颓生命短,
深深惆怅问时空。
煮酒论诗词详情»
诗人故事:
杜甫,在唐代的大诗人,
永泰元年,严武病故,
杜甫无依无靠,落魄成都。
只得带家属东下岷江,
来到夔州,白帝城府堂。
幸得都督柏茂琳,
常送禄米瓜菜,关心备至。
杜甫也买下几十亩果园,
生活宽裕了起来,日子不再贫困。
大历五年,他决定投奔舅父崔伟,
一家人沿湘江而上,准备离开夔州。
然而湘水泛滥,船只无法前行,
杜甫和全家人在船上饿了整整五天。
耒阳县令听闻此事,派人送酒肉,
诗人感激不尽,这才没有饿死舟中。
船只无路,杜甫只好乘舟返回潭州,
再往襄阳,寄情山川又几秋。
那年冬天,贫病交加的杜甫,
写下了《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这一首绝笔之作,传颂于世界。
在舟中离世,远在他乡,
家人把他就近安葬在了岳阳。
四十多年后,孙子杜嗣叶将其灵柩启回,
河南偃师安葬,成为千古佳话传颂不衰。
诗人故事详情»
译文及注释:
风急天高猿猴啼,叶落黄河水滔滔。
【注释】
这是杜甫的《登高》诗,写的是自己登高远望所看到的江山景色。整首诗气势恢宏,形象生动,用词简练,表现了诗人的壮怀激烈之情。
猿猴:一种猴子,常见于树林中;啼叫:发出哀音。
显得:表现出;悲哀:悲痛、哀伤。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实在是秋景美得令人心醉。
河洲:河道两岸的沙洲;盘旋:绕圈飞行。
萧萧:形容树叶随风飘动的声音。
滚滚:形容水流奔腾的样子。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悲对:感叹、痛惜,后多指感叹某种不幸的遭遇;感慨:感叹、哀思。
漂泊:卖艺或讲学到处流动;常年为客:长期漂泊在外。
缠身:纠缠、缠绕;高台:山坡、高地。
艰难苦恨:形容经历过艰苦和痛苦的生活。
白发长满了双鬓:形容诗人年老色衰。
衰颓:衰败、衰落。
浇愁:减轻忧愁,即借酒消愁。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