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南敬师》拼音译文赏析

  • lín
    qín
    nán
    jìng
    shī
  • [
    qīng
    ]
    míng
  • mǐn
    xiàn
    lín
    qín
    nán
    xiào
    lián
    shū
    liù
    suì
    shí
    cóng
    shī
    shī
    pín
    shèn
    chuī
    lín
    zhī
    zhī
    guī
    shí
    mǎn
    zhī
    zhì
    shī
    shī
    weì
    qiè
    què
    shòu
    lín
    guī
    gào
    xiào
    yuē
    ruò
    xīn
    shàn
    rán
    shù
    xiū
    zhī
    beì
    shí
    zhì
    zhī
    shú
    shī
    nǎi
    shòu

原文: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译文及注释
闽县的林琴南在六七岁时,跟随老师学习。老师非常贫穷,连饭都煮不起米。林琴南知道后,赶紧回家,用袜子装满米,背着送到老师那里。老师很生气,认为他偷了米,不肯收下。林琴南回家告诉母亲,母亲笑着说:“如果你的心是真善良的,这些礼节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母亲准备好一石米,让人送到老师那里,老师才收下。
注释:
闽县: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林琴南: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
孝廉:明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称号,意为“孝顺的贤良之士”。
纾:缓解、解除。
炊:煮饭。
知之:得知。
亟:赶快。
归:回家。
以袜实米:用袜子装米。
满之:装满。
负:背。
致:送到。
弗:不。
受:收下。
告母:向母亲报告。
束修之礼:指古代的一种礼仪,学生要向老师献上礼物,表示尊敬和感激。
呼备:叫来仆人或家人。赍:携带。
一石: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120斤。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