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拼音译文赏析

  • xiǎo
    chóng
    shān
    lìng
    ·
    tán
    zhōu
    hóng
    meí
  • [
    sòng
    ]
    jiāng
    kuí
  • rén
    rào
    xiāng
    gāo
    yuè
    zhuì
    shí
    xié
    héng
    huā
    shù
    xiǎo
    jìn
    chóu
    chūn
    yōu
    shì
    yǒu
    shuí
    zhī
    dōng
    fēng
    lěng
    xiāng
    yuǎn
    qún
    guī
  • ōu
    yóu
    feī
    yáo
    lián
    huā
    mèng
    jiǔ
    yún
    yǎo
    duàn
    hún
    xiāng
    xiě
    qìn
    绿
    yún
    zhī

原文: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相关标签:梅花婉约咏物写人

译文及注释
人们在湘皋绕着走,月亮已经落下。斜斜地挂在花树上,泛起了忧愁的涟漪。这个春天的幽事,有谁知道呢?东风很冷,香气远远地随着茜色的裙子回家了。

鸥儿已经飞走了,曾经游荡在这里。远远地怜惜着那些可爱的花儿,梦里依依不舍。九疑山的云彩遮住了眼前,让人的灵魂在哭泣。相思之苦,让血液都沁入了绿色的筠枝中。
注释:
人绕湘皋月坠时:指人们在湘江边赏月时,月亮已经落下。

斜横花树小:形容花树倾斜,显得更加娇小。

浸愁漪:指心情沉浸在忧愁之中,像水波荡漾一样。

一春幽事有谁知?:表达作者的孤独和无人理解。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描写春天的寒冷和花香的远去,茜裙是指红色的裙子。

鸥去昔游非:指曾经来过的鸥鸟已经飞走了。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表达对花的怜惜和对梦境的依恋。

九疑云杳断魂啼:九疑山是湖南的一座山,形容云雾缭绕,令人心魂颠倒。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形容思念之苦,令人心如刀割,筠枝是指竹子的嫩枝,绿色象征着生命的力量。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名为《浣溪沙·人绕湘皋月坠时》。作者张炎在《词源》中提出了写咏物词的四条原则,而这首词恰好符合这些原则。调子中明确写出了“赋潭州红梅”,由此入手,但却不拘泥于纯粹写梅,而是将梅和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起句“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了人物、地点、时间,湘皋指的是湘江岸边,有情人常常在这里相会,并且红梅的掩映更使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然而,这首词所表达的却不是相聚时的欢乐,而是离别后的哀愁。一个“绕”字,表达了百般无奈和万种离愁,描绘出了抒情诗中主人公的心境。月坠湘皋,环境凄清,进一步烘托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苦。 整首词文字流畅,情感细腻,用字妙趣横生。在表现梅花时,不仅仅是咏梅,更重要的是将梅花与人情巧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人梅夹写,梅竹交映,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文学功力。最后一句“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表达了这首词的精髓所在,文意之中,点出了这首词的主题,把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总之,这首词以其流畅婉约、深沉高远的情感、优美的文字、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琳琅满目的艺术魅力使它至今仍然广受喜爱和赞誉。 赏析详情»


注释
姜夔、整理、补充注释、佚名 姜夔,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9C%E5%A4%94)]。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整理和补充: [[4](https://zhuanlan.zhihu.com/p/28291130)] 潭州:今湖南长沙市[[4](https://zhuanlan.zhihu.com/p/28291130)] 湘:指湘江,流经湖南。《红楼梦》中有“谁说荷塘无雨声,一个人鸡犬相闻。湖上风来波浩渺,岸上潮生云垂缨”一句,就是形容湘江上的景象[[2](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9%98%E6%B1%9F)] 皋:指岸边。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江边或河畔[[2](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A%8B/6543478)] 茜:指大红色。古诗中常用到“丹砂一片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茫”的茜字[[2](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C%9C/539357)] 沁:指渗透,比如:“瑶台寂寂香销玉,背面青山沁碧空”[[2](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81/8619266)] 注释详情»


姜夔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曾多次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他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但由于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被誉为“南宋四大才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