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译文及注释:
暗香横路雪垂垂,暗香:微香;横路:横卧在路上;雪垂垂:雪花飘落。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晚风和早风都吹过来,花儿们争相开放,先开的是在寒冬中坚持生长的枝条上的花。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一年的春天已经过去了,因为开花的时间太早,结果反而拖延了。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花儿们还没有完全展开,但已经有了一些颜色,像是化了妆一样。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醉酒之中,谩骂花儿们,花儿们不要生气,因为这是醉汉的胡言乱语,没有人会在意。
注释:
暗香:指梅花的香气。
横路:横卧在路旁。
雪垂垂:雪花飘落。
晚风吹:晚上的风吹拂。
晓风吹:清晨的风吹拂。
花意争春:花朵争相开放,争夺春天的先机。
先出岁寒枝:指梅花在寒冬中先开放。
毕竟:终究。
缘太早,却成迟:因为梅花开得太早,所以春天的其他花卉还未开放,反而显得迟了。
未应全是雪霜姿:指梅花还未完全开放,仍带有雪霜的样子。
欲开时,未开时:指梅花即将开放,但还未完全开放。
粉面朱唇:形容梅花的花瓣色泽。
一半点胭脂:指梅花的花瓣上有一些红色的斑点,像是点了胭脂一样。
醉里谤花花莫恨:指作者在醉酒时,对梅花进行了一些不好的评价,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不喜欢梅花。
浑冷淡,有谁知:指作者的真实感受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冷漠,但外人却无法理解他的内心。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怨”之美的白梅色相虽然平淡,但却有一种高洁纯净的美感。作者通过对白梅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其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于高尚品质的崇敬和追求。
这首词是佚名作为赋梅赠人之作,从整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在描述白梅和余叔良之间的联系时,不仅表现出对于白梅品格、身世的考量,也让读者能够联想到被赠者的“品、运似白梅”的境遇。整首词以咏物为主,但又蕴含了深刻的人事寄托,寓意深刻,富有感染力。
在上片中,词人通过抒发对于白梅冒雪开放的情态和对于它的看法,表达了对于英雄气概和崇高品质的赞美。即使在寒风凛冽的情况下,白梅依然能冒着严寒开放,这种勇敢不屈的精神感染了作者,也传递给了读者。而在三韵中,作者则表达了对于白梅所受命运的感叹和遗憾,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因缘际遇的深刻思考。整个上片语言生动,行文流畅,充满了咏物诗的美感。
在下片中,作者则通过对白梅的幽恨来表达自己对于冷漠、浑冷淡的人的鄙夷和不屑,并且从中反映出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爱护。最后,通过对白梅色相的描写和对它品格的赞美,作者表现出对于高尚纯洁品质的崇敬和追求。
整篇文章既是对于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充分体现了辛弃疾文学思想的精髓。通过对于白梅的咏叹,作者以自身情感的真实表现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崇敬。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梅花的香气从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花纷纷而落。晚风浮动,晨风轻轻。
这句话的汉字译文和注释:
梅花的香气从(從)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花纷纷而落。晚风浮动,晨风轻轻。
梅花:产生香气的梅花树。
小径:小路,狭窄通道。
悠然:缓慢地,轻松地。
飘来:漂浮着到来。
雪花:指下雪时飞舞的雪花,与梅花形成对比,表现出寒冷的气息。
纷纷:连续不断地掉落。
晚风:晚上的风。
浮动:轻轻地吹动。
晨风:早晨的风。
轻轻:柔和,温和。
这绽放的花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在寒风中发枝吐蕾。
这句话的汉字译文和注释:
这绽放的花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在寒风中发枝吐蕾。
绽放:指花开,开放。
花朵:指梅花。
争夺:竞争,争取。
第一分春意:指最早到来的春天,也可以理解为春的气息刚刚开始出现。
早早的:提前,尤其是在季节变化时。
寒风:冷风,冰冷的风。
发枝吐蕾:指花朵在枝干上抽出嫩芽,准备开放。
可是这一年中最早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说作者心里的春天),早早的开放,却是已经迟了呢。
这句话的汉字译文和注释:
可是这一年中最早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说作者心里的春天),早早的开放,却是已经迟了呢。
最早的春天:指作者内心中对春季最早到来的期待和想象。
结束了:指春天已经不再存在,也暗示着冬天的寒冷还没有完全消失。
开放:花朵绽放,开放。
已经迟了:可能是因为寒冷的气候影响了梅花的生长,导致它们开放的时间较晚。
看那开烦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有的含苞(欲开),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
这句话的汉字译文和注释:
看那开烦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有的含苞(欲开),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
开烦:梅花开得烦乱不堪,形容花开得很茂盛或者花朵数量很多。
冰雪晶莹:指梅花在寒冷的气候下的晶莹剔透的样子。
吐蕾:指花朵抽出嫩芽,即将开放。
含苞:指尚未完全张开的花骨朵。
红唇:美女的嘴唇,常用来比喻花朵的柔美和精致。
淡雅:清淡而又高雅,不张扬的美感。
脂粉:妇女化妆时用的各种香粉、妆油等化妆品。作者通过这个比喻,表现了梅花之美胜似化妆的妇人,更加突出了梅花的高贵和清雅。
我啊,喝醉了,迷迷糊糊的侮辱了这鲜艳的花朵(见上面)花呀你不要嫉恨我啊,要知道:你这一身的(浑)淡雅,高洁,又有谁相知呢?
这句话的汉字译文和注释:
我啊,喝醉了,迷迷糊糊的侮辱了这鲜艳的花朵(见上面)花呀你不要嫉恨我啊,要知道:你这一身的(浑)淡雅,高洁,又有谁相知呢?
喝醉了:指作者喝了酒,已经有些醉意。
迷迷糊糊:状态模糊,意识不清。
侮辱:对梅花的高尚品质以及它象征的东西表示轻蔑,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醉酒状态下有些失言。
鲜艳:指梅花的鲜亮色彩。
嫉恨:因为作者的轻蔑而引发梅花的怨恨和嫉妒。
浑:指淡雅、不张扬,也有一种质朴之美的含义。
高洁:指梅花高贵秀丽,纯洁无瑕。
有谁相知:指除作者以外,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欣赏梅花之美,珍视它所代表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呢?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