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留春不住。恰似年光无味处。满眼飞英。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转枕花前。且占香红一夜眠。
译文及注释:
留住春天的美好,却像岁月流逝无味。满眼都是飞舞的花瓣。转眼间,春风又来,带着淡淡的情愫。弹着筝弦,学习新的曲调,却难以摆脱心中的忧愁。躺在花丛中,享受香气,一夜安眠。
注释:
留春不住:指春天的美好时光不会永远停留。
恰似年光无味处:比喻时间过得很快,让人感到无味。
满眼飞英:形容春天花开时景象。
弹指东风太浅情:比喻感情浅薄,像春风一样轻易地被吹散。
筝弦未稳:指筝弦还没有调好,比喻事情还没有定下来。
学得新声难破恨:指学习新的技能或知识很难,但是一旦学会了就会很有成就感。
转枕花前:指躺在花前转动枕头,形容心情不安。
且占香红一夜眠:指暂时放下烦恼,享受一夜的美好时光。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惜春之词,作者佚名,表达了女子对于短暂的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味的怅惘。她将这一切归咎于春天的薄情,而自己则变得孤单无依。整首词表现了女子内心细腻而富有独特想法的情感。
在词的上片中,女子抱怨春天太薄情,春光一去不复返,让她倍感无奈。词中出现了“年光无味”这样的抒发心情的字眼,使得读者们能够感受到女子情感上的苦闷和沉郁。
下片中,女子想到自己还未练成好的筝弦技艺,然而此时却派不上用场,也无法解决自己的形单影只之感。于是她便想到了放置枕头在花前,陪伴花朵一夜安眠,来缓解自己的孤独之感。这种想法独具匠心,也反映出女子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为自己寻找慰藉的努力。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逝去和个人孤独的叙述,表现出作者内心孤寂和无助的情感。同时,也在借由女子独特的思考方式,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或许能够缓解人生迷茫的新思路。因此,这篇惜春之词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上的矛盾和苦闷,更具有深入人心的价值。
鉴赏详情»
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是北宋词人晏殊的弟弟。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