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拼音译文赏析

  • qiū
  • [
    táng
    ]
  • 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qīng
    luó
    xiǎo
    shān
    liú
    yíng
  • tiān
    jiē
    liáng
    shuǐ
    kàn
    qiān
    niú
    zhī
    xīng
  • (
    tiān
    jiē
    zuò
    tiān
    jiē
    kàn
    zuò
    zuò
    kàn
    )

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一作:天街;卧看一作:坐看)


相关标签:闺怨秋天唐诗三百首写景

译文及注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银烛:银色的蜡烛。秋光:秋天的月光。画屏:屏风上的图画。轻罗:轻薄的绸子。小扇:小的扇子。扑:拍打。流萤:飞舞的萤火虫。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殿前的台阶。夜色:夜晚的色彩。凉如水:凉爽得像水一样。卧看:躺着看。牵牛织女: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星:星星。
注释:
银烛:银色的蜡烛,指用银箔包裹的蜡烛,富贵人家常用。

秋光:秋天的光线,指秋天的阳光。

冷画屏:画有屏风,指画屏。

轻罗:轻薄的丝绸。

小扇:小的折扇。

扑:拍打。

流萤:萤火虫,夜间会发出微弱的光芒。

天阶:指宫殿或府第前的台阶。

夜色:夜晚的色彩。

凉如水:非常凉爽,像水一样凉。

卧看:躺着看。

牵牛织女星:古代传说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相隔天河,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会。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画屏:一种装饰性屏风)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绫罗:一种纺织品,丝织品之一)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远远眺望着织女星。(天阶:宫殿或府第前的台阶;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传是一对相爱却不能长久在一起的恋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两人才能相会一次)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的作者佚名,也有可能是王建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失意的宫女孤独凄凉的生活和心境。诗的前两句就展现出深宫生活的图景,而一片凄凉的秋夜更是为其增色不少。白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屏风上的图画也因此多了几分幽冷的气息。宫女手持轻罗小扇,轻轻扑打着飞舞的萤火虫。这一幕异常含蓄,表现了宫女孤独的心情。首先,萤火虫通常生长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而如今宫女所在的庭院里却有着萤火虫的飞舞,这暗示了宫女孤独凄凉的心情。其次,宫女似乎无事可做,只能用扑打萤火虫来消遣自己那寂寞孤独的岁月。最后,小扇也具有象征意义,扇子在夏天被用来挥风取凉,在秋天则失去了用途。而诗中宫女手中所拿的轻罗小扇也被解释为象征失宠女子的物品,宫女成为了这种受困境遣的受害者。 整首诗不仅从字面上表现了深宫生活的苍凉和宫女的孤独心情,还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的描写,如蜡烛微弱的光、萤火虫的飞舞等,使读者更加感受到宫女孤寂的心境。在阅读这首诗时,让我们多关注其中的比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鉴赏详情»


杜牧简介
唐朝 诗人杜牧的照片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和古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
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代表作有《山行》,《清明》,《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