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译文及注释: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来自南海的客人留下了一颗泉客珠给我。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珠子里面有隐蔽的字,想要辨认却无法成文。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我将它封存在箱子里等待公家需要。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打开来看,却变成了血,悲叹现在的征敛无情。
注释:
客从南溟来:指来自南海的客人。
遗我泉客珠:泉客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客人留下了这颗珠子给我。
珠中有隐字:珠子里面有隐藏的字。
欲辨不成书:想要辨认出来,但是无法写成文字。
缄之箧笥久:把珠子藏在箱子里很久了。
以俟公家须:等待公家需要时再拿出来。
开视化为血:打开箱子后,珠子变成了血。
哀今征敛无:感叹现在征收税收太过严厉,自己的财宝也无法幸免。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有(yǒu)客(kè)人(rén)从(cóng)南(nán)溟(míng)来(lái),送(sòng)我(wǒ)珍(zhēn)珠(zhū),珍(zhēn)珠(zhū)里(lǐ)隐约(yǐn yuē)有(yǒu)字(zì),想(xiǎng)辨认(biàn rèn)却(què)又(yòu)不(bù)成(chéng)字(zì),我(wǒ)把(bǎ)它(tā)久久(jiǔ jiǔ)的(de)藏(cáng)在(zài)竹(zhú)箱(xiāng)里(lǐ),等候(děng hòu)官家(guān jiā)来(lái)征求(zhēng qiú),但(dàn)日后(rì hòu)打开(dǎ kāi)箱子(xiāng zi)一看(yī kàn),珍(zhēn)珠(zhū)已(yǐ)化成(huà chéng)了(le)血水(xuè shuǐ),可悲的是(kě bēi de shì)我(wǒ)现在(xiàn zài)再也(zài yě)没有(méi yǒu)什么(shén me)可以(kě yǐ)应付(yìng fù)官家(guān jiā)的(de)征敛(zhēng liǎn)了(le)。
注释:
南溟:指中国传说中的南方海洋。
珍珠:一种珍贵的海产品,用来制作珠宝首饰。
官家:指唐代的政府机构。
征求:征收。
征敛:强迫征收。
血水:由于时间过久,珍珠逐渐腐化而变成的液体。
应付:处理。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作品背景: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生于官僚家庭,但也曾经历过家族破产和飘泊流浪的岁月。在唐朝的历史时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得封建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但直到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唐帝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社会动乱不安。杜甫深受这种苦难所煎熬,他多次迁徙,流离失所,目睹了广大人民的困苦和遭受的痛苦。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描摹和抨击,成为了反映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见证。
在《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这首诗中,杜甫用豹子来比喻那些残忍的势力,预示着唐朝的衰落和人民遭受的苦难。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唐朝内部和外部局势的忧虑,以及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和悲愤。而在这首诗中,杜甫用珠子象征那些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他通过寓言式的手法,精确地刻画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
此外,在另一首著名的诗歌《泉州客》中,杜甫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权益被剥夺的关切,使用泉客的形象抨击当时统治阶级的残暴行为,以及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泉州客》这首诗歌也成为了反映唐代社会历史的经典之作,成为了杜甫代表作之一。
总之,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通过自己深入的社会体验和艺术才华,刻画出了唐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困境,呼唤着人们的正义和良知。他的作品不仅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见证,也为后人提供了反思现实社会的新思路。
作品背景详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