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拼音译文赏析

  • shàng
    yōng
  • [
    táng
    ]
    bái
  • péng
    tóng
    fēng
    yáo
    zhí
    shàng
    jiǔ
    wàn
  • jià
    lìng
    fēng
    xiē
    shí
    xià
    lái
    yóu
    néng
    què
    cāng
    míng
    shuǐ
  • shì
    rén
    jiàn
    héng
    shū
    diào
    wén
    yán
    jiē
    lěng
    xiào
  • xuān
    yóu
    néng
    weì
    hòu
    shēng
    zhàng
    weì
    qīng
    nián
    shào

原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及注释
大鹏一日和风一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如风停下来,仍能簸动沧海水。
世人看到我不同寻常,听到我高妙言语都嗤之以鼻。
宣父即使年迈仍能敬畏后生,丈夫也不应轻视年轻人。
注释:
大鹏:传说中的神鸟,又称“鹏鸟”,能够展翅九万里,飞越天际。

扶摇:扶摇是指飞行时借助气流的力量,也可以理解为“扶助飞行”。

沧溟:指大海。

恒殊调:指与众不同的飞行方式。

宣父: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高人,能够驾驭神鸟飞行。

畏后生:宣父虽然有高超的技艺,但仍然畏惧后来者的能力。

丈夫未可轻年少:意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应该轻视年轻人,应该尊重他们的能力和潜力。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也,焉知来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译文及注释】 大鹏:传说中的神鸟,也称作 “鹏鸟”。传说它翅膀展开舒张,可覆盖千里,能在天空中翱翔,代表着壮志凌云的精神。 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比喻拥有天赋和本领的人,总有一天会放飞自我,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风即指顺势而为,得心应手。 九天云外:形容飞得很高,突破尘世极限,超越常人。 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比喻有志气的人即使受到困难或失败,仍能保持平常心态,继续做好事情,不要失去信心和勇气。 唱高调:比喻说话或做事夸夸其谈,不切实际;也可以指个人自我推销或吹嘘。 豪言壮语:形容讲话时气势磅礴的词句。 后生可畏也,焉知来之不如今也: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在这里强调,年轻人与老一辈人同样有过人之处,不能被轻视,应该更加珍视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大丈夫:表达了对于男性的期望和评价,对于男子汉要求高远大义,不懈追求目标,敢于担当。 少年人:年龄较轻的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本文介绍了李白用大鹏作为自我的象征,并分析了他所写的《大鹏赋》和《临路歌》两首诗。其中,《大鹏赋》中的大鹏象征着自由和志向,而《临路歌》则表现出李白在行将就木之际,仍然追求永恒的精神。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上李邕》这首诗,这首诗写于李白青年时期,表现出他对于权贵矜持态度的反抗和自我坚持的精神。 在李白的诗赋中,大鹏作为自我的象征一直都是被频繁出现的。在《大鹏赋》中,大鹏不仅代表自由和高雅的志向,更是表达了李白一生追求自由、英雄气概和超越极限的精神。而在《临路歌》中,李白更是以大鹏之飞来比喻自己的人生旅途,力图表现出自己追求永恒的精神。 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李白青年时期的《上李邕》,这首诗体现了李白对于权贵的反抗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尽管当时李邕是渝州刺史,地位高人一等,但是李白依旧不屑于向他低头,表现出了他追求自由和个性独立的态度。 总之,通过对李白诗赋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到他既有豪放不羁的气质,又有对于人生、自由和超越极限的执着追求。他所写的诗句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也成为了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 鉴赏详情»


李白简介
唐朝 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的父亲李商隐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母亲则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女士。李白曾就读于唐朝的著名学府,并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他的诗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诗圣”。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