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王介甫常州书》拼音译文赏析

  • wáng
    jiè
    cháng
    zhōu
    shū
  • [
    sòng
    ]
    meí
    yáo
    chén
  • xié
    fēng
    zhú
    zhǐ
    shàng
    yǒu
    wén
    shí
    xíng
  • shòu
    zǎn
    heī
    wén
    wēn
    làn
    hóng
    guāng
  • bié
    shí
    chūn
    fēng
    chuī
    jiá
    biàn
    jiān
    jiā
    shuāng
  • dào
    fèng
    qīn
    hòu
    shī
    huái
    怀
    beī
    shāng
  • dào
    jùn
    fēn
    rán
    yīn
    shì
    jiù
    shǒu
    shǔ
    chéng
    zàng
  • sōu
    jiān
    zhèng
    móu
    ruò
    zhì
    zǎo
    shī
    jìn
    fán
    cuàn
    tāng
  • shì
    chéng
    tiáo
    zuò
    shū
    chǐ
    kěn
    láo
    rén
    jiāng
  • chén
    rèn
    suǒ
    shì
    ǒu
    néng
    weí
    feī
    cháng
  • qín
    qín
    wèn
    shī
    xiǎo
    zhuàn
    guó
    fēng
    cái
    zhāng
  • shí
    dào
    shèng
    chù
    qiě
    duō
    xíng
    xiāng
  • weì
    shèn
    guài
    shí
    qīng
    xiāng
    náng
  • zhī
    jūn
    cóng
    shì
    jūn
    zhì
    shī
    miào
    táng
  • shǒu
    huáng
    juàn
    shàng
    chǐ
    qīn
    xiāng
  • jīn
    zhèng
    zhí
    yàn
    nán
    xiáng
    bào
    shū
    jūn
    dǎo
    feì
    cháng
  • zhí
    chèn
    jīn
    qiáng
    chuī
    jīng
    pēng
    jiā
    guì
    jiāng
  • dòng
    tíng
    绿
    bāo
    gān
    jiāng
    jiù
    chǔ
    huáng
    chéng
    mián
    zuò
    ráng
  • dōng
    shān
    yóu
    xié
    niáng
    yǐn
    xué
    huáng
    jīn
    shāng
  • yǎn
    huà
    shuǐ
    yāng
    yāng
    chuán
    jìng
    bái
    bàng
  • líng
    jìng
    miàn
    liáng
    yuè
    feī
    shàng
    bái
    shí
    chuáng
  • zuò
    kàn
    yuè
    sàn
    xīng
    zuǒ
    yòu
    cháng
  • zhuàn
    wáng
    qiān
    nián
    wàn
    nián
    weì
    yāng
  • zuò
    zhēn
    gāo
    huāng
    zuò
    jiàn
    shéng
    è
    饿
    láng
  • tǎng
    gōng
    suì
    quàn
    nóng
    sāng
    tǎng
    huáng
    zhì
    fèng
    huáng
  • lái
    lái
    jiā
    xiáng

原文: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
字如瘦棘攒黑刺,文如温玉烂虹光。
别时春风吹榆荚,及此已变蒹葭霜。
道途与弟奉亲乐,後各失子怀悲伤。
到郡纷然因事物,旧守数易承蔽藏。
搜奸证缪若治絮,蚤虱尽去烦爨汤。
事成条举作书尺,不肯劳人鱼腹将。
鱼沉鱼浮任所适,偶能及我为非常。
勤勤问我诗小传,国风才毕葛屦章。
昔时许我到圣处,且避俗子多形相。
未即寄去慎勿怪,他时不惜倾箱囊。
知君亦欲此从事,君智自可施庙堂。
何故区区守黄卷,蠹鱼尚耻亲芸香。
我今正值雁南翔,报书与君倒肺肠。
直须趁取筋力强,炊粳烹鲈加桂姜。
洞庭绿橘包甘浆,旧楚黄橙绵作瓤。
东山故游携舞娘,不饮学举黄金觞。
溪如罨画水泱泱,刺船静入白鹭傍。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坐看鱼跃散星芒,左右寂寂夜何长。
乌栖古曲传吴王,千年万年歌未央。
莫作腐儒针膏肓,莫作健吏绳饿狼。
傥如龚遂劝农桑,傥如黄霸致凤皇。
来不来,亦莫爱嘉祥。



译文及注释
斜封一幅竹膜纸,上有文字十七行。
字如瘦棘攒黑刺,文如温玉烂虹光。
别时春风吹榆荚,及此已变蒹葭霜。
道途与弟奉亲乐,後各失子怀悲伤。
到郡纷然因事物,旧守数易承蔽藏。
搜奸证缪若治絮,蚤虱尽去烦爨汤。
事成条举作书尺,不肯劳人鱼腹将。
鱼沉鱼浮任所适,偶能及我为非常。
勤勤问我诗小传,国风才毕葛屦章。
昔时许我到圣处,且避俗子多形相。
未即寄去慎勿怪,他时不惜倾箱囊。
知君亦欲此从事,君智自可施庙堂。
何故区区守黄卷,蠹鱼尚耻亲芸香。
我今正值雁南翔,报书与君倒肺肠。
直须趁取筋力强,炊粳烹鲈加桂姜。
洞庭绿橘包甘浆,旧楚黄橙绵作瓤。
东山故游携舞娘,不饮学举黄金觞。
溪如罨画水泱泱,刺船静入白鹭傍。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坐看鱼跃散星芒,左右寂寂夜何长。
乌栖古曲传吴王,千年万年歌未央。
莫作腐儒针膏肓,莫作健吏绳饿狼。
傥如龚遂劝农桑,傥如黄霸致凤皇。
来不来,亦莫爱嘉祥。

斜斜地封着一幅竹膜纸,上面写着十七行字。
字如瘦棘密密地排列着,像是黑色的刺。
文如温暖的玉,闪耀着虹光。
别的时候,春风吹着榆荚,现在已经变成了蒹葭和霜。
我和弟弟一起走过了很多路,享受了亲情的乐趣,但后来我们都失去了孩子,感到非常悲伤。
到了郡城,因为各种事情,我换了好几个守城的官员。
我努力搜集证据,揭发奸恶,像治理乱麻一样,把蚤虱都赶走了,不再烦恼。
事情办成了,我写了一封书信,但不想劳动别人,就把信卷成一条,放在鱼肚里送出去。
鱼游来游去,随波逐流,偶尔能够到达我想要的地方。
人们常常问我写诗的经历,我写的国风诗歌已经被认可了。
以前我曾经许愿到圣地去,避开那些俗气的人,但我还没有寄出信,不要怪我。
我知道你也想从事这个行业,你有智慧,可以在庙堂上施展才华。
为什么要守着那些黄色的卷轴呢?就像蠹虫不敢靠近芸香一样。
现在我在雁南翔,写信给你,让你感到非常的惊喜。
你需要趁着身体还强壮,煮粥烹鲈鱼,加上桂皮和姜。
洞庭湖畔有绿色的橘子,可以做成甜甜的浆糊,旧楚地区的黄色橙子也可以做成果肉。
我曾经和舞娘一起去东山游玩,但我们不喝黄金酒。
溪水像是画布上的水,静静地流淌着,船慢慢地靠近白鹭。
菱叶已经枯萎,镜子上的水变得凉了,月光照在白色的石床上。
坐在那里看着鱼跃,星光散发着光芒,左右静悄悄的,夜晚好长啊。
乌鸦栖息在古老的曲子里,传唱着吴王的故事,千年万年,歌声不停。
不要像腐朽的儒生一样,只会针灸治疗病人,也不要像饥饿的狼一样,只会追逐权力。
如果你像龚遂一样劝人务农,或者像黄霸一样致凤皇,那就好了。
不管你来不来,也不要太爱嘉祥。
注释:
斜封:斜着封起来。
竹膜纸:用竹子制成的纸。
瘦棘:细长的刺。
攒:聚集。
温玉:温润如玉。
烂虹光:像烂熟的彩虹一样的光彩。
春风吹榆荚:春天的风吹落了榆树的果实。
蒹葭:芦苇。
郡:州县。
承蔽藏:接替隐居。
搜奸证缪:搜查奸邪,查证冤枉。
治絮:治理烦琐之事。
蚤虱:指琐碎的小事。
条举:列举。
鱼腹将:指用鱼肚子做成的书卷。
偶能及我为非常:偶尔能够达到非凡的境界。
国风:《诗经》中的一部分。
葛屦:葛布制成的鞋子。
施庙堂:指在官场上发挥才能。
黄卷:指官员的文书。
蠹鱼:指蛀虫。
芸香:指香草。
雁南翔:指在南方飞行的雁。
倒肺肠:形容十分想念。
筋力:指体力。
炊粳烹鲈:指煮饭和烹鱼。
桂姜:指桂皮和姜。
洞庭:洞庭湖。
绿橘:指未成熟的橘子。
黄橙:指成熟的橘子。
携舞娘:指带着舞女一起游玩。
举黄金觞:举起黄金酒杯。
罨画:指画中的水。
泱泱:形容水势浩大。
刺船:划船。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菱叶:菱角的叶子。
镜面:水面。
乌栖古曲:一首古曲。
吴王:指吴王夫差。
腐儒:指腐朽的儒者。
针膏肓:指医治病人。
健吏:指能干的官员。
绳饿狼:指贪污的官员。
龚遂:春秋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
黄霸:春秋时期的政治家。
嘉祥:指好的时光。


译文及注释详情»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的作品有《宛陵先生集》60卷,《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