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徐仲惠琴不受)》拼音译文赏析

  • zhè
    tiān
    zhòng
    huì
    qín
    shòu
  • [
    sòng
    ]
    xīn
  • qiān
    zhàng
    yīn
    bǎi
    zhàng
    tóng
    zhī
    shàng
    fèng
    piān
    yīn
    luò
    luò
    suī
    nán
    héng
    gēng
    gēng
    dìng
  • rén
    sàn
    hòu
    yuè
    míng
    shí
    shì
    dàn
    yōu
    fèn
    leì
    kōng
    chuī
    què
    sāo
    rén
    shǒu
    liú
    nán
    fēng
    jiě
    yùn
    shī

原文: 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



译文及注释
千丈高的阴崖上有一条百丈深的溪流。孤独的桐树枝上凤凰特别喜欢停留。美妙的音乐虽然难以合奏,但是横理的音律却自然奇妙。

人们散去之后,月亮明亮的时候。试着弹奏幽怨的琴音,泪水空空地流淌。不如将诗交给擅长吟咏的诗人,留下与南风解愠的诗篇。
注释:
千丈阴崖百丈溪:形容山势险峻,峭壁高耸,溪水百丈深。

孤桐枝上凤偏宜:比喻珍贵的事物与适合的环境相得益彰。

玉音落落虽难合:指音律高雅的音乐,难以与其他音乐相融合。

横理庚庚定自奇:形容音乐的构思和结构非常独特。

人散后,月明时:指人们散去之后,夜晚月亮明亮的时候。

试弹幽愤泪空垂:试着弹奏悲愤的曲调,泪水却空空地流淌。

不如却付骚人手:不如将这首诗交给擅长写骚体诗的人。

留和南风解愠诗:留下这首诗,让南风吹拂,解除愠怒之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辛弃疾简介
宋朝 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曾担任过数次官职,但因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他早年受到诗人苏轼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其中包括《青玉案·元夕》、《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这些诗歌以慷慨激昂、豪放洒脱、雄浑豪迈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除了文学创作,辛弃疾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曾历任守江州、守河南府等重要军职,参与过多次战争。他的战略勇毅果敢,赢得了许多胜利,被封为“武学先生”。

然而,辛弃疾一生多次被贬,直到晚年才得以回京,但当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他的诗歌和文学成就被后世誉为“辛词家”,被列为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入《辛文房四库全书》等多种文集,影响深远,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