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山情与诗思,烂熳欲何从。夜舸谁相逐,空江月自逢。
春期越草秀,晴忆剡云浓。便拟将轻锡,携居入乱峰。
译文及注释:
山情与诗思,烂熳欲何从。
山的情感和诗的思绪,如此繁茂,应该何去何从。
夜舸谁相逐,空江月自逢。
夜晚的船只追逐着谁,空旷的江面上的月亮自己相逢。
春期越草秀,晴忆剡云浓。
春天时期,越地的草木繁盛美丽,晴朗时回忆起剡山的云雾浓厚。
便拟将轻锡,携居入乱峰。
便打算带着轻巧的行李,携带家居进入那混乱的山峰之中。
注释:
山情与诗思:指作者在山中感受到的情感和诗意。
烂熳:形容山景繁茂美丽。
欲何从:不知如何应对。
夜舸:夜晚的船只。
谁相逐:指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与自己一同乘船。
空江月自逢:指在空旷的江面上遇到了明亮的月光。
春期:春天时节。
越草秀:指越地的草木长得茂盛美丽。
晴忆剡云浓:晴天时回忆起剡山云雾的浓密。
便拟:打算。
将轻锡:带着轻便的行李。
携居:带着家居的物品。
入乱峰:进入崎岖不平的山峰之中。
译文及注释详情»
皎然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字清昼,俗姓谢,出生于吴兴(浙江省湖州市),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诗风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