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悠悠行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李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与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经历了唐朝贞元和元和两个时期,唐朝已经逐渐由盛转衰,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宣扬道教和佛教的思想逐渐盛行。该时期的宪宗昏庸无能,受诸多谄媚者蒙骗,甚至惑于神仙,公然宣扬长生不老之说,上行下效,形成了一股追求长生不老的风气。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贺创作了许多富有讽喻意味的诗歌,从而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弊端和隐忧。他采用比物和征事等手法,以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自如地将具体的景物、物象和情感转化为抽象的诗意,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思想。 这首诗正是李贺为反映当时追求长生不老的荒谬风气而创作的。太阳落下西山、月亮升上高天,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人类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寓意着长生不老的愿望是徒劳无功的。古往今来无尽头、千年时光随风散,暗示着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是幻想而非现实,更加凸显了当时社会上的荒谬情绪。 李贺的这首诗在当时社会轰动一时,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追求长生不老的想法,并且引起了对整个唐朝政治文化的深刻反思。


诗文: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