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沔水》是一首作者不详的古代诗歌,现今被认为是“规宣王”之作。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对于当时动荡局势的忧虑和无奈。在历代学者的研究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解读,但绝大多数都认为其内容涉及到社会动荡与政治风险等方面。
全诗共分三章,第一章描写诗人对于当权者不制止祸乱深为叹息,指出祸乱发生,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第二章写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便坐立不安,忧伤不止。第三章则借助劝告友人自警自持这一手法,道出诗人心中愤慨不平,呼吁人们防止为谗言所伤。透过这些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形象:他生在乱世,却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国事的关切。即便环境险恶,他也不肯念乱。
诗歌通过悠扬的诗句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风险和无奈困顿的感受和态度。此外,诗中对祸乱冷静而深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敏锐洞察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这首诗也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在乱世之中,该如何面对逆境、保持希望、追求真理呢?因此,《沔水》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代诗歌,更是一幅具有深意的社会画卷,值得我们加以鉴赏和思考。
诗文: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