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的赏析

赏析
辛弃疾的词作《青玉案·元夕》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词,能够让人通过比喻手法领略到丰盈的春光以及离别的忧愁。此词自辟意境,写法新奇,通篇用比拟手法,一气贯注,寓意深沉,风格绮丽宛转,色彩浓丽缤纷,是婉约派代表作之一。 词作以十三女儿学绣隐喻春景,相得益彰地呈现出春花绚烂的特征。通过描绘“繁花落尽,更无一点粉红”的场景来说明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然而,词人却不愿让这样的美好就此消逝,因此词章从“繁花”切人:“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词人用“十三女儿学绣”来比喻春光,通过比喻手法将春光的丰盈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春光与十三岁少女之间的婉约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在词作中,词人通过描述轻薄荡子面对风雨中的春花,想象其命运和遭遇,更是深刻表达了护花爱美之意。词人预见到了春雨和风对春花摧残的可能性,因此用“轻薄浪子难久比”暗喻风雨带来的危害。此处的“轻薄浪子”的比喻形象鲜明而又深刻,巧妙地把男性放在了情感的弱势,进一步加深了这首词作文艺感染力。 此外,词人将春光与清愁相约,落花将春水酿成醇醪,想象奇妙,余味无穷。词人不仅将春早的美好通过比喻手法详细描绘出来,也将人生百态中的离别和清愁与之联系在一起,使得这首词作具备了思想性、感染性和情感性。 总之,《青玉案·元夕》是一首优美的词作,通过对春光的描绘,想象出了人生的百态,展现出词人对于美好生命的热爱和呵护之心,是婉约词派代表作之一。


诗文: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